約莫半刻鐘后,幾名明軍士兵從暹羅義軍難以撼動的城門洞中走出,大聲向孫致遠匯報里面的情況。
孫致遠看了懷表上的時間,一揮手,下令道:“所有人進城清剿,去個人請?zhí)拥钕掳雮€時辰后入城!”
剩下的三分之二明軍吶喊者蜂擁入城,帕羅將軍率兩千暹羅義軍也緊隨其后,興奮的嗷嗷直叫。
兩刻鐘后,阿瑜陀耶城內的各處抵抗被清除,每一扇城門都打開了。
大約半個時辰后,大明太子朱和陛率軍而來,正當明軍準備入城之時,暹羅王拍佩拉差忽然率暹羅大軍從北面殺奔而來。
以國都為誘餌,出其不意攻其不備,擒賊先擒王,這是暹羅王的計策。
暹羅大軍的規(guī)模在六萬人左右,但暹羅王只派出約三成的先頭部隊,進行試探性的野戰(zhàn)。
根據(jù)傳統(tǒng)的中南半島戰(zhàn)爭習俗,一般會有一支全步兵的先遣隊,以誘餌的作用部署在全軍的前方,他們的任務就勾引死纏敵軍主力。
他們不僅是先遣隊,也是死士軍,如果戰(zhàn)斗失利,他們隨時準備在戰(zhàn)場中充當犧牲的棄子。
至于主攻大軍,則是暹羅王親率的精銳戰(zhàn)象、騎兵和精銳武士,他們分成兩部,位于先遣隊的側后方,趁著前方部隊陷入膠著時,對敵軍進行恰到好處的鉗形攻勢,兩翼合圍。
然而,饒是暹羅大軍傾巢而出,暹羅王親自出馬鼓舞士氣,但他們還是低估了明軍的戰(zhàn)斗力。
戰(zhàn)斗很快以雙方的火力投射拉開序幕,戰(zhàn)斗力強悍的明軍前軍,很快壓制了充當誘餌的暹羅步兵。
所謂的先遣隊,不僅沒有勾引住明軍,還被一路追著暴打。
眼看前軍被揍的連連后撤,暹羅王立即下令兩翼展開包夾,用戰(zhàn)象踩死明軍!
但暹羅的軍隊剛剛開始準備收割陷入重圍的明軍,便驚愕的發(fā)現(xiàn),自己已經被其他明軍分隊完成了反圍困
暹羅王的中軍被明軍火器粗暴的撕碎,兩翼騎兵也根本不是大明鐵騎的對手,暹羅王只得下令全軍后撤。
朱和陛看著敗退的暹羅軍隊,心情高漲。
他忽然發(fā)現(xiàn),世界不光這么大,而且還這么菜,太不禁打了!攻城滅國太簡單了!
以前朱和陛一直活在史書中,沒有真正體會到明軍的戰(zhàn)斗力,現(xiàn)在好了,親眼所見!
他似乎認清了一個道理:出了神州本土,在這個世界,我他媽想揍誰就揍誰!
朱和陛沒有下令去追,畢竟他有比追擊敵軍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十月二十六日,朱和陛正式入主阿瑜陀耶城,宣布延續(xù)了三百一十四年的阿瑜陀耶王朝滅亡!
甭管暹羅王在哪,先宣布再說,朱和陛極擅長打輿論戰(zhàn),這一波操作下去,起碼能讓暹羅國支持暹羅王的人少一半。
懾于大明軍隊的規(guī)模和戰(zhàn)斗力優(yōu)勢,暹羅軍隊很快從控制區(qū)內撤出,一路往西南方向跑。
但朱和陛卻在此事上不依不饒,積極準備進行更大規(guī)模的軍事打擊活動,意圖徹底碾碎暹羅國的武勛殘存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