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風帆時代,這幾乎是一個奇跡般的速度!
在浩瀚的印度洋和大西洋間,有無數(shù)海盜靠打劫商船吃飯混日子,然而他們面對大明的飛剪船,剛剛興師動眾的追上去,卻發(fā)現(xiàn)連對方尾燈都看不到了!
海盜們一個個眼睛都直了,以為大白天的見到幽靈船了!
近年來,在歐洲的錦衣衛(wèi)便是靠著飛剪船往來傳遞情報,朱慈烺也能即時的獲得歐洲各國的情報。
這次下西洋,朱慈烺便動用了五十艘飛剪船護航,負責海上偵查工作。
飛剪船并不難造,不存在什么技術難度,一旦造船專家看到船型,稍微摸索個幾年就能山寨出來。
大明就是想藏也藏不住,只能大大方方的拉出來用,早用早享受!
下西洋的正副使者敲定后,朱慈烺遣太監(jiān)傳召了國丈徐海泰,還有國舅徐博瀚。
這屆國丈很優(yōu)秀。
這些年,徐家雖飛黃騰達了,徐海泰也成為了大明商人聯(lián)合會的副會長,且入股了皇家集團,但徐家一直很低調(diào),家風極嚴。
徐海泰也聽說了,當今天子,當年連崇禎朝的周國丈都敢殺,自己作為天武朝的國丈,可不能步了前人的后塵
午時,徐海泰父子二人入宮面圣,趕上了飯點,朱慈烺留下老丈人和小舅子在宮中御膳。
用完御膳,朱慈烺提起了下西洋之事,讓徐家派個代表一同跟著去,但他們父子二人只能去一個。
沒別的原因,朱慈烺擔心他們一起去,萬一遇到不可抗拒的危險,全軍覆沒了怎么辦?
徐海泰是經(jīng)常在海上跑的人,對南洋和西洋的事物了如指掌。
如歐洲文藝復興,西班牙、葡萄牙、尼德蘭三個海上強國的崛起,天主教與新教的沖突,歐洲宗教之爭等歷史細節(jié)都了然于心。
徐海泰這幾年當了國丈后才安穩(wěn)一些,逐漸將徐家的管理權下放給長子徐博瀚。
國舅爺徐博瀚起身作揖道:“陛下,就讓臣去吧!”
徐大鯤這個當年喜歡借錢的少年郎,如今已經(jīng)長大了。
特別是結婚后,這小子跟變了個人似的,越發(fā)的沉穩(wěn)。
徐博瀚娶了方以智的女兒方御,人家可是江南有名的大才女,不僅長相可人,還處處散發(fā)著書香門第的文化氣息。
她的詩風飄逸典雅,或豪邁,大有巾幗不讓須眉的氣概,深受江南才子佳人的追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