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俄戰(zhàn)場,梁贊。
兩軍依舊在對峙,明軍主力初入俄軍境內(nèi),朱慈烺需要了解的東西太多,士兵們也需要適應(yīng)環(huán)境修整。
但朱慈烺發(fā)現(xiàn),十幾萬俄軍除了派部分騎兵小隊騷擾明軍外圍,根本就不敢主動出擊。
他們似乎是在有意拖延時間。
對,就是在拖延時間!
俄羅斯的夏天,白天酷熱難耐,夜晚則是shi冷,有時上午是傾盆大雨,下午就是日光暴曬。
在如此惡劣的環(huán)境中,中暑,感染白喉的士兵漸漸增多,水土不服的明軍士兵一批一批地患上了疾病,倒在征途中。
對峙了半個月后,朱慈烺終于決定出動出擊干毛子。
梁贊附近的開闊地帶旌旗蔽日,殺氣騰騰,明軍與俄軍都擺開陣勢,準備決一雌雄。
朱慈烺摸出金燦燦的懷表,看了下時間,早上六點半。
“南京那邊應(yīng)該中午十一點半了吧?!?/p>
喃喃說了一句,朱慈烺收起懷表,踏上三層戰(zhàn)車上,再度眺望面前的俄軍大陣。
俄軍一方的中央是精銳的哥薩克騎兵軍團,由一萬兩千名騎士組成。
這些毛子兵有的頭戴圓筒卷毛高帽,有的身披黑色大氅,他們背上斜挎buqiang,腰間懸掛馬刀。
哥薩克騎兵以衣著鮮亮著稱,看來所言不虛,不過其他俄軍就顯得寒磣了。
騎兵軍團的左翼,是數(shù)萬名西亞部落兵,他們有的徒步,有的騎馬,服飾和武器雜亂無章,應(yīng)該是伏爾加軍團。
右翼的造型則更是千奇百怪,有的身穿白袍,頭插羽毛,還有的僅穿著傳統(tǒng)的卡夫坦長衫,戴著裘皮帽子。
他們唯一的亮點是手中閃閃發(fā)光的刺刀,這部分俄軍使用的是裝備塞筒式刺刀的波羅的式燧發(fā)槍。
明軍諸將像是外國觀察團似的,滿臉微笑的看著俄軍大陣,不時地指指點點,探討幾句。
此次伐俄,大家都是做足了功課,對俄軍的制度里里外外的了解了個通透。
那兩翼人馬,有不少是沙皇阿列克謝組織的外國兵團,據(jù)錦衣衛(wèi)情報,俄軍這一大群征召部隊嚴重缺乏基本的軍紀。
用俄軍元帥戈洛文的話形容:“他們既沒有完成偉大事情的欲望,也不能完成偉大的事情。”
通俗來說,就是炮灰!
這也造就了俄軍的布陣和明軍截然相反的現(xiàn)象。
明軍是步兵居中,騎兵護衛(wèi)兩翼,而俄軍是精銳的騎兵軍團居中,雜牌步兵軍團分布兩翼。
他們的陣地上構(gòu)筑著一道道土壘,土壘后面設(shè)置著上百門舊式大炮,充分地體現(xiàn)了俄軍的戰(zhàn)略思想: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