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連好監(jiān)護和氧氣,吳斯和穆靈妍也第一時間進入了“戰(zhàn)斗位置”。
血壓血氧都還過得去。
心率132次分,心律失常大約每兩三個心動周期就要出現一次,有些頻繁了。
“先把搶救車和除顫儀推過來,再抽個血氣?!?/p>
吳斯有些擔心,化驗數據都是之前的,沒有及時性。
也不知她現在的血電解質是什么情況,電解質紊亂,尤其低血鉀也會使心動過速,誘發(fā)諸如期前收縮(早跳)這種普通心律失常。
而且嚴重時還有可能誘發(fā)室顫。
心室顫動時,顧名思義,心臟已經不是正常向外擠壓射血的狀態(tài)了。
而是在顫動、打哆嗦,這如何還有射血能力?
那時已經和心臟停搏造成的危害沒什么區(qū)別了。
護士們麻利的推來了搶救車和除顫儀,血氣也取完了。
吳斯立刻上前查體。
“意識模糊,雙側瞳孔等大等圓,左比右1:1,對光反射遲鈍;頸軟無抵抗;心律不齊,各瓣膜聽診區(qū)未聞及明顯雜音。xiong腹查體未見其他異常。雙側巴氏征未引出?!?/p>
“為什么每次你查體內容都不一樣?這是不是不太合規(guī)啊……”穆靈妍在旁小聲嘀咕。
聽得出來,這次不是找茬。
吳斯一邊分析查體結果,一邊隨口回答:“經驗多了,你就會根據患者的病情選擇查體項目,節(jié)省時間,尤其危重患者,幾分鐘都很關鍵。不過沒什么經驗的時候,還是全面點好。”
頸軟,搬動的時候沒有感覺到抵抗,可以初步排除腦膜炎和顱內感染。
所謂巴氏征,也就是巴彬斯基征,以尖端物體(一般用叩診錘尖端)按照規(guī)定路線劃患者的腳底板,拇趾上翹,其他腳趾外展即為陽性。
陽性可以初步懷疑錐體束受損。雖然有不少疾病可以出現陽性,但臨床上最常用于判斷腦血管病。
不過這次少女并沒有引出巴氏征,未引出不同于陰性,意識太差或者用過諸如鎮(zhèn)靜類藥品的時候是可以引不出來的。
此時血氣結果也出來了,吳斯在床旁電腦上點開:乳酸37,其他指標,尤其電解質是正常的。
心動過速、心律失常都不是電解質紊亂引起的,沒有獲得任何線索。
乳酸高應該和軀體抽搐導致無氧酵解增加、末梢灌注不良導致的乳酸清除速度下降有關。
這幾天神經內科的治療記錄他也看了一下,抗癲癇的藥物選擇不可謂不專業(yè),現在患者卻沒什么好轉,反而越來越重了。
穆靈妍也湊過頭來:“怎么這么頑固,這孩子有啥遺傳因素嗎?”
不愧是理論型選手,即使缺乏臨床經驗,也能在第一時間判斷出最可疑的點,可惜……
吳斯搖搖頭:“我特意問過了,他父母雙方都沒有癲癇病的家族史?!?/p>
如果說自己的快速精準判斷,更多的是來自于臨床經驗與推導結合形成的所謂“野性直覺”,然后再去驗證。
那么小穆同學則是匯總了所有可能,然后挨個排除錯誤選項之后縮小范圍。
只要積累了足夠的經驗,同樣前途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