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老先生沒回答,反問道:“公子可是來自官宦之家?”
“算是吧?!?/p>
“看公子氣宇軒昂,一表人才,想來也是讀書人,公子今年可參加春闈?”
“您別瞧我人五人六的,其實就上過一年學,別說參加春闈,就是考個童生都難?!?/p>
“將門世家?”劉老先生追問。
“算半個?!?/p>
他娘是秦家人,他算半個將門世家之人,沒毛病。
“既是將門世家,那公子多少應該知道些春闈之事吧?”
慶國早些年的春闈情況不知道,但近些年的情況……只能說,像劉先生這樣的老人,沒有背景,沒有門路,還沒有銀錢開路,絕不可能考中,科舉中選的名單,早在開考之前就已經(jīng)擬定了。
看著李承宗表情,劉老先生笑了笑,“看來李公子也知道,都說科舉是為國選才,可實際上呢,這科舉還沒開考,高中之人已經(jīng)有了,朝中大員挑幾個,宮中定幾個,太學再選幾個,然后還有些名士,剩下還能有幾個?就是這剩下的,還有送銀錢的?!?/p>
“這哪里是為國取士,分明是朝中官員借科舉挑選自己的狗腿子?!?/p>
“科舉不公,百官舞弊,天下眾人皆知,可朝堂上依然是一片寂靜?!?/p>
劉老先生嘆了口氣,朝不遠處那些讀書人指了指。
“李公子,你瞧瞧那些讀書人,他們一輩子都獻給了圣賢書,辛辛苦苦寒窗數(shù)十載,到了科考場上卻考的不是才學,而是背景銀錢,這對他們何其不公??!”
李承宗給老先生再倒了一杯酒,示意老先生潤潤喉嚨再繼續(xù)。
劉老先生喝過酒,紅著臉說道:“早年膽子小,不敢與這世間不公說一聲不,但如今時日無多,膽子也好像大了,老朽也想跟這不公說一聲不。
反正要改變這世間的不公,總要有人撞個頭破血流,老朽這一殘命總好過一些年輕人,所以老朽想要試試,若能有幸高中,那引起的反響是不是能大一些?!?/p>
李承宗這會兒才明白,劉老先生此前所言的試一試和爭一爭到底是什么意思。
試一試改變科舉不公,為天下寒門學子爭一線光明。
李承宗做不到舍身取義,但他敬佩這樣的人。
端起酒杯,站起來行大禮道:“劉先生大義,我敬您一杯?!?/p>
“李公子折煞老朽了?!?/p>
劉老先生趕忙站起來,端起酒杯和李承宗碰了一下,一飲而盡。
說來也巧,兩人剛剛坐下,范無救就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