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在之后不久與北齊的戰(zhàn)爭中,李云睿主動承擔一大筆軍費。
可惜讓李云睿怎么也沒想到的是,就在今年深冬時分,兩國戰(zhàn)爭結束之后,京都突然出現(xiàn)了一個傳言:誰若是能娶晨郡主林婉兒,誰就能掌控內(nèi)庫財權,緊接著慶帝直接下了賜婚圣旨,賜婚對象就是林婉兒和司南伯范建的私生子范閑,完完全全的打了李云睿一個措手不及。
這個賜婚圣旨一出,便在京都引起了軒然大波。
一來,內(nèi)庫事關重大。
再則,便是范閑的身份。
內(nèi)庫財權一直都是長公主李云睿掌控,雖不是國庫,但也可以說掌控著天下一半財權,何其重要,哪能說傳就傳,還是傳給一個私生子。
當然了,更讓人津津樂道的是范閑和林婉兒的婚事。
林婉兒雖說是私生女,但人家是長公主和宰相林若甫的女兒,而且還被慶帝收養(yǎng)為義女,封為晨郡主,便是私生女,身份也非常尊貴。
反觀范閑算什么?
不過是司南伯的私生子,即便范建乃慶帝心腹,可他的私生子終究是上不得臺面的,起碼在身份上和林婉兒天差地別。
只是慶帝已經(jīng)下了旨意,其他權貴再怎么談論也沒用,更別說妄想暫時還在李云睿手中的內(nèi)庫財權。
最后,則與關李承宗自己有關。
當初他踏浪賦詩表白司理理,眾人都以為司理理會被其收入房中,卻不想司理理竟然留在了醉仙居。
一開始官宦子弟攝于三殿下的威勢,也不敢貿(mào)然去求見司理理,只是誰都沒想到司理理主動邀請了靖王世子李弘成。
關鍵,李弘成赴宴后什么事也沒有。
這說明什么?
說明三殿下根本不在乎司理理。
于是乎,京都名門子弟覺得自己又行了。
為了司理理一擲千金的冤大頭更勝往昔,讓司理理的身價一漲再漲,在京都紅得發(fā)紫。
司理理這一紅,自然不可避免的會提及到李承宗,而后便傳出李承宗負心薄幸之言。
不過最近流言已經(jīng)消失無影無蹤,因為定王府的血衣衛(wèi)再次出動,接連砸了四五家高門大戶。
主打的就是一個霸道。
除此之外,定王府的護衛(wèi)贖人一事,也讓李承宗一直活躍在坊間議論之中。
如今京都誰不知道,定王府單身漢子多,常有成群的護衛(wèi)去醉仙居耍樂,然后從醉仙居贖走清倌人。
因為司理理和定王府護衛(wèi)的關系,哪怕李承宗足不出戶什么事都沒做,也依舊是京都熱議的焦點。
可謂:哥不在江湖,江湖卻總有哥的傳說。
伴隨著這些消息在京都的流傳,慶歷三年也進入了尾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