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賢王道:“左谷蠡王的大軍已經(jīng)偷偷向北而去,根據(jù)探馬報(bào)告人數(shù)大約在三萬到四萬,不知道單于在狼居胥有沒有安排這么多人。”
“什么?左賢王真要……”
“不是真要,是已經(jīng)開始了!”蘇任喝了一口酒,酒是二鍋頭,于單來的時候他和右賢王已經(jīng)喝了不少,整張臉變得通紅:“不過,這也是你的一次機(jī)會,怎么做就看你自己。”
右賢王立刻道:“太子若要行動,本王愿助太子一臂之力!”
大帳中變的格外安靜,蘇任和右賢王看著于單,于單低著頭一聲不吭。于單是個好人,當(dāng)然他也有野心,可真到了他自己決定的時候還是有些下不了決心。并不是于單優(yōu)柔寡斷,而是他不希望看到匈奴內(nèi)亂。在于單很小的時候,跟著父親軍臣單于隨祖父老上單于南征北戰(zhàn)見多了互相攻殺,當(dāng)草原安定下來之后他再也不愿意重回那個時代。
右賢王看了蘇任一眼,蘇任微微搖頭。這時候不能去打擾于單,這樣的事情需要他自己下決心,一旦受人影響,萬一遇到挫折就有可能崩潰,甚至于遷怒旁人。既然右賢王要做于單的盟友,在以后的路上,他決不能和于單成為敵人,那樣于單就徹底完了。
不知道過了多久,蘇任覺得自己的腿都麻了。雙手向后撐在地上,兩條腿盡量伸平。右賢王太過肥胖,坐在那里正在打盹。
“啪!”于單一掌拍在幾案上,臉變的通紅:“我這就回去調(diào)動兵馬!”
蘇任長出一口氣,點(diǎn)點(diǎn)頭:“需要糧食或者兵甲說一聲,這次我給你再便宜點(diǎn),八折如何?”
右賢王被那一聲響驚醒,正好聽見兩人的話,哈哈哈大笑:“好好好,都說我是個窩囊廢,這一次就讓他們看看本王到底窩囊不窩囊!”
于單先走了,右賢王緊跟著就讓人收拾自己的營帳回王庭。伊稚邪擁有匈奴南部最大的部落,手下兵馬在六萬左右,如今只派往狼居胥三萬,也就是說他還有三萬兵馬沒有動,或許伊稚邪正是在防備于單對他下手。看著于單的背影,蘇任的臉上沒有笑容。
這個于單能在得知消息第一時間跑來通知他,說明于單真把他當(dāng)朋友,而自己卻時時刻刻在利用于單,蘇任都感覺自己有些下作。
韓慶不知道什么時候出現(xiàn)在蘇任身側(cè),也看著遠(yuǎn)處于單和他部下的馬隊(duì):“這個匈奴太子人還不錯,先生是不是有些心軟了?”
蘇任點(diǎn)點(diǎn)頭沒有否認(rèn):“于單手下的兵馬本就不多,再加上右賢王也沒多少,何況右賢王嘴上說的好,真動起手來未必會出全力,伊稚邪留在陰山的兵馬還有三萬,能不能打勝真不好說。”
韓慶道:“不是還有荊棘他們呢嘛?必要的時候可以幫于單一把?”
蘇任搖搖頭:“山坳一戰(zhàn),荊棘雖然沒有傷筋動骨,兵馬卻已經(jīng)不能再戰(zhàn),他的那些人我還有大用,若是全死在這里得不償失?!?/p>
“這么說,萬一于單敗了怎么辦?”
蘇任想了想,道:“我是這么想的,如果于單敗了就讓他進(jìn)入長城以內(nèi),無論如何得保他一條命,這是我欠他的?!?/p>
“陛下會同意嗎?”
“不知道!”蘇任轉(zhuǎn)身下了城樓,背著手往回走:“對了,明天派人給于單送些糧食和兵甲,以后他只要開口就給。”
“不賣了?”
“只要他能和伊稚邪打上一百年,咱們堂堂大漢養(yǎng)著他又能如何?”
韓慶一愣,隨即哈哈大笑。一手捋著胡須,一手指著蘇任:“在下差點(diǎn)被先生騙了,還真以為先生和于單稱兄道弟,原來先生還是在利用他,匈奴內(nèi)斗對我大漢最有利,此計(jì)甚妙!”
蘇任瞪了韓慶一眼:“什么叫利用,這明明是我看在與于單的情分上鼎力相助,怎么到了你嘴里就全變味了?”
“哈哈哈……,對對對,是真朋友全力相助!”
回到城主府的時候,馬邑城中的主要人物全都在,最近一段時間大家都很忙。公孫傲忙著整訓(xùn)兵卒,無論是雁門關(guān)還是長城外的各處哨塔他都要去看一眼。王恢也很忙,他是蘇任的副將,蘇任將一應(yīng)行文書寫方面的事情全交給他。就連公孫弘也很忙,馬邑城主做不成了,搖身一變成了蕩寇將軍府的主簿。蘇任是個甩手掌柜,其他人就該忙的團(tuán)團(tuán)轉(zhuǎ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