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顯得如此輕松,波瀾不驚,但落在旁人眼里,卻足以讓所有人為之膽寒。
畢竟,當初燕趙歌超凡入圣,踏足武圣境界時,距今不遠。
燕趙歌張開雙眼,神光湛然,微笑著從吞天劍匣上下來。
北冥分身一手托噬地爐,一手扶著吞天劍匣,身形懸于血池之上,也正閉目凝神。
煉化吞天劍匣的腳步,一直沒有停下。
將吞天劍匣和噬地爐納為己用,則劍匣中那柄即將誕生的邪劍,也將很可能納入燕趙歌掌握。
因為此劍還沒有徹底完成的緣故,燕趙歌趁機將之煉化,難度遠低于玄王槍等寶物。
其中關鍵,便著落在吞天劍匣和噬地爐上。
不過,燕趙歌也非常小心。
原主人煉制此劍,劍走偏鋒,采取非常冒險和極端的方式,以那頭饕餮兇獸的血肉遺蛻,來祭煉封禁了這兇獸自身妖魂的寶物。
一個把握不當,或者被外界破壞影響,后果不堪設想。
很有可能,導致那頭饕餮起死回生!
只看這血池里的磅礴靈氣,就可以知道,這饕餮生前大約是怎樣的實力。
按照燕趙歌的推算,如果用人族武者的修為境界來做個類比,那么這饕餮生前,最少都是武圣九重,仙橋后期境界的實力。
甚至相當于武圣十重大圓滿境界的強者,也不是沒有可能。
如果真讓這饕餮借尸還魂,重新復生的話,即便他處于神魂、血肉盡皆殘缺不全的重傷狀態(tài),眼下海里的人聯(lián)手都難能與之對抗。
所以燕趙歌的北冥分身此刻不敢分心,心神都凝聚在吞天劍匣和噬地爐上。
而燕趙歌本尊,這時也伸出手,按在劍匣表面。
燕趙歌一身實力超凡脫俗,本就不同凡響,何況眼下修為境界又成功更進一步。
有了本尊幫把手,北冥分身煉化吞天劍匣與噬地爐的速度,越來越快。
原主人融入寶物中的武道真意和刻印痕跡,正在不斷被燕趙歌的武道拳意抹消驅逐。
而燕趙歌修習武道劍道的意境,則源源不斷印刻在這些寶物上,漸漸取原主人的意念而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