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仿明
吳邦佐,是明代宣德年間的銅爐督造官,不僅負責冶煉、鑄造銅爐,同時也對器型、顏色和款式進行設(shè)計。
而風磨銅傳入之后,也正是經(jīng)他手冶煉、鑄造,成就了后世口中的“宣德三年宣德爐”!
而吳邦佐的落款,分八字落款、十六字落款和三字落款。
八字為“宣德五年吳邦佐造”。
十六字為“大明宣德五年監(jiān)督工部官臣吳邦佐造”。
而三字款……則正是“琴書侶”!
看到這些信息,羅旭
明仿明
“多錢收的?”
“二百!”羅旭道。
“高了!”
方敬遠眼睛都懶得睜開。
羅旭笑道:“爺爺,您當你那時候呢?現(xiàn)在物價不一樣了,一桶花生油都百八呢!”
“哦……看來我得出去買點東西了,不然都不知道價兒了!”
方敬遠緩緩點頭。
“得了吧爺爺,缺嘛我給你買,您先說這爐子??!”羅旭著急道。
“小子,你心里估摸著清仿明、或者民國仿對不對?”
聽到老爺子這么問,羅旭連連點頭:“那肯定啊,這包漿,而且是風磨銅的,肯定不是現(xiàn)代仿的?!?/p>
方敬遠搖了搖頭:“笨得跟豬似的,明仿明就不行了?”
“明仿明?”
羅旭不禁愣了一下。
“對啊……我怎么沒想到?本朝仿本朝也行?。 ?/p>
方敬遠白了他一眼:“明中期仿宣德的物件兒不少,以宣德爐為主,天順到萬歷年,更是保留了宣德年的工藝和味道,這物件兒老子一摸,便知道是嘉靖的!”
羅旭聞言幾分肅穆:“爺,您這手趕上現(xiàn)代科學機器了!”
“有個屁用,機器終究是機器,比得上手和眼?小子,爺很少玩兒銅物件兒,所以你摸得少,這東西摸多了……自然就懂?!?/p>
“記著了,得,太晚了,我先把您扶進去歇著?!?/p>
隨后,羅旭將老爺子扶進屋,又給他打了水洗臉漱口。
“小子,爐子呢?你拿來不是送給爺?shù)??”漱完口,方敬遠看向羅旭。
“啊?嗨這老頭兒,讓您掌掌眼怎么還盯上我東西了?”
羅旭撇了撇嘴,坐到了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