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韓昆的話,眾人當即一愣。
不算生坑?
畢竟在場的人也都是古玩圈的人,其實剛剛在張家銘表態(tài)之前,便已經(jīng)有人看出了這東西像是坑里刨的。
張家銘發(fā)言之后,大家便更加確定了。
只是此時韓昆突然發(fā)表不同意見,無疑讓所有人都是意外。
張家銘側(cè)目瞥去,目光帶著幾分不屑。
一來,二人本就是對手,張家銘心里對韓昆自然會有些許敵意,二來這物件兒明顯是生坑貨,他卻說不是?這簡直是胡言亂語!
“韓先生未免是在開玩笑吧?這東西是生坑的,我相信在座同仁心知肚明,你說不是……可有根據(jù)?”
韓昆的態(tài)度明顯要比張家銘溫和很多,不僅不怒,反而平和地笑了笑。
“自然!張先生,您認為這物件兒是生坑的,是何根據(jù)?”
張家銘眉頭皺起,雙手負后:“這雙耳罐器型、青花都是不錯,但包漿不對,更像是短時間內(nèi)的人為拋光,只有淡淡一層,并不夠厚重,并且圈足上質(zhì)地略粗,試問明代留下來的物件兒,經(jīng)歷百年圈足早應該平滑、細膩,怎么會如此粗糙?”
聽到這話,現(xiàn)場眾人都是不住地點頭。
顯然,他們是認可張家銘的觀點的。
不過羅旭卻在后排淡淡一笑,緩緩搖頭。
“嗯?羅笑,你笑什么???”
袁杰見狀不由低聲問道。
羅旭聳肩笑道:“這二人之爭,已經(jīng)有結(jié)果了,張家銘比起那韓昆……差得太遠!”
“哦?不至于吧?我倒是覺得張家銘說的沒錯???”袁杰有些不解道。
羅旭則繼續(xù)搖頭:“性格外張,急于亮底牌,便已經(jīng)輸了,反觀那韓昆卻氣定神閑,喜怒不形于色,再者……那姓張的似乎并不太懂言多語失的道理!”
“言多語失?你的意思……他說多了?”袁杰問道。
“沒錯,其實他的觀點一點問題都沒有,只是不該說那句人為拋光,自己把理由給了對方,輸……就怨不得誰了!”
羅旭搖頭而笑,這張家銘太想拿自己當專家了,若只是說包漿略薄,圈足不見火石紅,其實這觀點便足以站住腳了,可他卻逼逼一大堆,反而給對方遞了把刀。
“這……理由?”袁杰顯然還是不明白。
羅旭也沒再解釋,而是揚了揚下巴:“你接著聽就是了,韓昆接下來就會順著這茬兒說!”
只見專家席,韓昆聞言笑了笑:“張先生說的我很認可,不過大家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那就是……出土年份夠長,并非現(xiàn)代生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