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民們不明所以往旁邊一看,這才發(fā)現兩邊擺了不少木桌,木桌后面都坐著一個年輕容貌的學子,執(zhí)筆等待著記錄這些難民的臨時路引。
為了快些進城,難民們連忙跑去那些木桌前,將自己和家人來自哪里,又叫什么名字說給了對方。
學子們將這些記錄下來,將這份臨時路引遞給了對方一家,一旁巡邏的府兵則是邊巡邏邊扯著嗓子循環(huán)喊道,“收好路引,沒有路引的人吃不到饅頭也沒地方睡覺,收好路引,沒有路引的人吃不到饅頭也沒地方睡覺……”
難民們:……
好奇怪,這個調調兒怎么聽起來像是在詛咒。
于是默默收好路引,生怕別人搶走。
愚公移山的假象,愚公移山的真相
兩千難民盡數入城后,身后的城門,帶著沉重又刺耳的嘎吱聲響,重重地關上了。
城內,衙役們落上了門鎖,城外,府兵們全副武裝神色肅穆,將攔路的尖木柵欄擺在了城墻門口,靜候第二批難民們的到來。
夜色,濃了。
難民們進了城,也不好意思住人家的屋里,就在定點發(fā)送粥米的粥棚附近打個地鋪,等著官府下發(fā)賑濟糧后,他們就去城外找片可以開荒的土地,試試能不能種出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