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沛菡笑瞇瞇地看完,稱贊她們職業(yè)理想不滅,真是愛崗敬業(yè)的好孩子。
像是一個大家長帶著一群性格各異的孩子,每個人都得到了秦老師的夸獎,然后擠在一起夸秦老師。
在一派堪比春晚現(xiàn)場的和樂融融的氣氛里,唐雅晴和歲婉對視一眼:
“她們都好正經(jīng)哦,這個組就我們兩個機靈鬼嗎?”
-
夜幕降臨,燈市活了起來。
晚餐過后,六位隊員換上漢服,進谷賞燈。
磐城燈市是近一年才改造完成的,雖美麗非凡,知名度卻還沒打開,是個小眾景點。
燈市中穿著漢服夜游的如織行人大多是節(jié)目組找的本地群演,因為這樣比較好出片。
下午時,時渠所在的宣傳組與張老師討論了許久關于這片區(qū)域的宣傳方案。
她將自己的文案草稿和對海報的想法都說了,得到了組長和張老師的贊同,張老師還給她們每人送了一盞小彩燈。
時渠收到的是一只小花鼓燈,十分精致,還能動,簡直令人愛不釋手。
她便盼著晚上在燈市的錄制,好挑幾盞有趣的燈送給朋友們。
-
好容易到了晚上,時渠拎著相機開工了。
今夜的拍攝主題是漢服游街,六位姐姐每人穿的形制都不同。
秦沛菡一身漢晉風格的交領襦,端莊又風雅;歲婉束發(fā)搭配圓領衫活脫脫一個清秀少年;唐雅晴是琵琶袖加馬面裙,貴氣又嬌俏;文安文琦則穿著唐風姐妹裝,像一對兒神明少女,活潑靈巧。
但是最先進場的是何夕。
此時正值七月,夏夜的山地吹的是山風,山風涼爽,吹起她身上長干寺的下擺,層層燈光照射下,在碎花百迭裙上留下蹁躚的天青色衣影。
發(fā)髻上墜下的紅絲帶一晃,何夕轉過臉來,柳眉細長,眼神清透,額間點著一枚珍珠額飾。
時渠眼見著她從人群燈影中走出來,游人匆匆,皆成過客。
心跳不受控制地要竄出嗓子眼,她有些受不住,捂著心口蹲下,眼前竟陣陣發(fā)黑起來——今天睡遲了沒吃上早飯,剛剛又忙著討論宣傳策劃沒好好吃晚飯,可能有些低血糖。
她將相機死死護在懷里,忍過最暈的時候,眼前景象漸漸穩(wěn)定,剛剛見過的碎花裙擺,近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