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室位于山谷燈市的上方,里層是山洞開辟出來的數(shù)個工作間,外層是山壁上的一條木質懸空展示廊道,站在廊邊俯瞰,可以將燈市盡收眼底。
-
彩燈,在大多數(shù)人看來,是一件古老的飾品。
它發(fā)源于民間祭祀活動,滿足著民俗審美的需求,似乎與各式燈具爭奇斗艷的現(xiàn)代有些格格不入。
但其實彩燈依舊在在節(jié)日慶典、影視道具、建筑裝飾等現(xiàn)代生活場景中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不懈的傳承與創(chuàng)新中,彩燈的沿革不斷與現(xiàn)代審美相碰撞,孕育出極具時代風采的作品。
比如用彩燈搭建的立體山水、器物、人像、建筑……
跟隨者張老師的腳步,攝像機一一帶過墻上的圖畫。
圖上彩燈的配色、造型無一不打破了眾人對彩燈的刻板印象,有幾幅甚至看起來像個賽博朋克世界。
時渠默默在心里打起了腹稿——這絕對是一個值得挖掘的宣傳點。
她一路上拍著山谷、崖壁和廊橋。
張老師說,最高的彩燈可以達到幾十米,幾十米的燈會是什么造型?放在這片山谷里會是什么樣子?
時渠開始想象,也許是《山海經(jīng)》里的異獸被困在這里,或是神女在俯瞰這里,又或是參天古樹蔭庇著這里……
她將想象的畫面挑重點記錄下來,又去展示區(qū)拍攝清晰的彩燈圖片,覺得可以疊圖做成海報。
-
將彩燈的歷史即制作過程介紹完畢后,張老師便邀請大家體驗做燈。
做好的燈籠會在晚上游燈市時掛上祈愿燈墻,燈墻又會在磐城每年一度的祭祀禮上參與法事,所以燈上還需寫上一些愿望。
這些愿望需要用積分來兌換。
所以彩燈制作體驗結束后,就進入了賺取積分的游戲環(huán)節(jié)。
六位隊員首先需要在三個抽簽筒里抽出三張彩燈關鍵詞。
根據(jù)關鍵詞的描述去樓下燈市里尋找符合條件的彩燈,拿回來進行認證。
用最短時間認證成功的隊員加十分,第二名加八分,第三名五分、第四名兩分,最后兩名不得分。
“三、二、一!出發(fā)!”
導演一聲令下,六位隊員與她們的跟拍攝像一股腦扎進了燈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