悄悄退出系統(tǒng),劉辯肅聲問道:“既然王卿賞識你,朕便相信你有過人之處,不知你從金陵千里迢迢來到青州,所為何來?”
鄧芝躬身答道:“回陛下的話,事情是這樣的,數(shù)日前戚繼光將軍從瀛洲返回江東向朝廷告假……”
“戚繼光從倭國跑回來了?”劉辯一臉驚詫,“是何原因?”
鄧芝答道:“戚繼光將軍自稱老母病重,想要到床榻前盡孝。但整個江東士族風傳是因為公孫齊將軍在瀛洲大肆屠殺,惹得戚將軍不滿,方才憤然歸來?!?/p>
劉辯微微頷首,在心中暗自沉吟:“戚繼光是個性格耿直的人,見不得白起大肆屠殺,產(chǎn)生了分歧也是情有可原!但白起屠日是朕授意的,所以這次朕必須無條件的支持白起,不能讓忠臣心寒呢!”
見天子沉吟不語,鄧芝繼續(xù)稟報:“半月之前,瀛洲的情報傳到朝堂,公孫齊、陸伯言兩位將軍攻破江戶城,生擒豐臣秀吉。繼而分兵各路,以秋風掃落葉之勢平定了倭國北部地區(qū),目前正向北九州集結(jié)兵馬,準備跨海攻唐。一山不容二虎,三軍不能無主將,所以二人上書朝廷,請委任主將。此事關(guān)系重大,顧命大臣不敢自作主張,因此才委派小臣快馬加鞭前來青州請陛下裁決,究竟由誰擔任主將!”
劉辯撫摸著下巴,沉聲道:“朝堂上的文武是怎么說的?”
“回陛下的話,朝堂上的文官對于公孫齊殺俘之事頗多微詞,幾乎每日都會有人站出來彈劾公孫將軍,要求七位顧命大臣革除公孫將軍的將銜,收押問罪。”鄧芝小心翼翼的答道。
這形勢也在劉辯的意料之中,蹙眉問道:“那么七位顧命大臣是怎么說的呢?”
鄧芝躬身答道:“回陛下的話,七位大人為此也是頭痛不已,押著各種彈劾不置可否。據(jù)小人所知,王、劉二位丞相以及孟珙將軍是支持公孫將軍殺俘的,但其他的幾位大人則比較反感,尤其是孔司徒、狄尚書以及包拯、公孫策等諸位大人以及數(shù)州刺史,非常強烈的反對公孫將軍的殺俘行為!”
劉辯拍案而起,朗聲道:“一將功成萬骨枯,哪個盛世王朝不是由累累白骨鑄就?倭人非我族類其心必異,若不能用霹靂手段,怎能迅速平定地方,結(jié)束亂世?若沒有武安君白起屠殺百萬之眾,秦王朝又怎能翦滅六國,一統(tǒng)天下?”
關(guān)羽、張良、趙云等人一起抱拳道:“陛下所言極是,臣等支持陛下的決定!”
劉辯高聲吩咐張良:“馬上代朕起草圣旨,加蓋玉璽,傳朕圣旨,瀛洲軍團主將由公孫齊擔任,陸伯言擔任福將,統(tǒng)率全軍將士,務(wù)必勠力同心,共同伐唐!”
“臣遵旨!”張良答應(yīng)一聲,馬上提筆研墨。
劉辯又對鄧芝道:“你回去之后告訴戚繼光,現(xiàn)在還不到馬放南山,刀槍入庫的時候,想要伺候父母將來有大把的時光!讓他與孟珙一起集結(jié)兵馬,帶著趙毅、楊繼周這些小家伙出來見見世面。跨過長江,從南面進攻徐州各郡,與關(guān)云長南北呼應(yīng)?!?/p>
趙云的兒子趙文卓年齡和劉無忌相仿,楊繼周小了一歲,而劉御已經(jīng)在沙場上廝殺多年了,趙文卓、楊繼周這些將二代還沒有見過沙場什么樣子,戰(zhàn)爭馬上就要結(jié)束了,如果再不出來走走,怕是再也體會不到什么叫做金戈鐵馬,將來如何輔佐下一任皇帝拱衛(wèi)大漢的江山?
“臣遵旨!”鄧芝再次拱手領(lǐng)命。
劉辯目光掃向趙云:“子龍啊,朕現(xiàn)在就讓文卓上沙場,你會不會感到心疼?。俊?/p>
趙云爽朗的大笑一聲:“陛下這是取笑臣教子無方啊,廬江王與凌公績已經(jīng)馳騁沙場多年,而薛丁山、岳雷這些賢侄都已經(jīng)上了沙場,倘若再不讓文卓到沙場上磨礪一番,怎么對得住陛下的悉心栽培?”
關(guān)羽也是大笑一聲:“哈哈……子龍說得好啊,吾兒關(guān)興、賢侄張苞也已經(jīng)十三四歲了,看著小王爺馳騁沙場多年,建下如此多的赫赫功績,他們都羨慕不已。我便修書一封,讓這些孩子們跟著孟珙、戚繼光一起渡過長江,見識一下沙場的殘酷!”
“孟將軍出征了,留下何人坐鎮(zhèn)京城?”鄧芝躬身請示道。
劉辯放聲大笑:“如今唐國已巢穴空空,瀛洲、夷洲、宋州、泰州皆屬大漢,江東已經(jīng)是太平盛世,足可夜不閉戶。孟珙出征后京城只留廖化率禁軍坐鎮(zhèn)即可……”
其他的劉辯不用多說,王猛、劉伯溫都可以獨當一面,穆桂英、孫尚香都可以上陣殺敵,金陵城外的紫金山上還有姚廣孝率領(lǐng)的僧兵、張三豐率領(lǐng)的道兵,即便孟珙出征,金陵城依然可以固若金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