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存孝吼聲如雷,一路連挑近百個鹿角,當距離唐軍只剩十余丈的時候,便把挑起來的鹿角直接砸進唐軍陣中。
兩側尖銳無比的鹿角挾帶著呼嘯的風聲從天而降,落在擁擠的唐軍之中,瞬間便把躲閃不及的唐軍砸在底下,登時扎的血肉模糊,發(fā)出“哼哼唧唧”的聲音,掙扎了幾下便沒了動靜。
“李存孝不愧是漢軍頭號猛將,能夠正面硬扛趙王一百多個回合的男人,這沖擊力實在太強悍了!吾非敵手,當火速撤退!”
王伯當看到李存孝勢不可擋,自知不是對手,當即呼哨一聲撥馬敗走,“弓箭手隨我撤退,換長槍兵正面擋住漢軍!”
隨著王伯當一聲令下,唐軍弓箭手且戰(zhàn)且走,一邊朝漢軍放箭,一邊斷斷續(xù)續(xù)的撤退。
“唐將休走,可敢與我大戰(zhàn)三百回合?”
看到王伯當不戰(zhàn)而走,李存孝勃然大怒,縱馬砍翻了數(shù)十名躲避不及的唐軍,猛追王伯當。
奈何戰(zhàn)場上人群太密集,擋在李存孝馬前的唐兵密密麻麻,盡管李存孝砍殺起來猶如砍瓜切菜一般輕松,但終究被擋住了追襲的腳步,只能眼看著白馬白袍的王伯當漸行漸遠。
“殺啊,擋住漢軍!”
就在王伯當率弓兵撤退之際,一萬唐軍長槍兵列成整齊劃一的陣型,手里挺著長達一丈六的紅纓槍直攖漢軍騎兵的鋒芒,展開了短兵相接的肉搏戰(zhàn)。
與此同時,在左右兩翼待命的唐軍騎兵也在李嗣業(yè)的率領下向漢軍發(fā)起了沖鋒,密切配合中間的長槍兵與漢軍騎兵展開了血肉橫飛的肉搏戰(zhàn)。
一時之間人喊馬嘶,煙塵滾滾,血肉橫飛,雙方殺的旗鼓相當,誰也占不到便宜。
雙方鏖戰(zhàn)了兩個時辰,李存孝陣斬唐軍七百六十余人,校尉十三人,偏將五人,上將兩人,直殺的血染征袍,滿身血漬。
望著勢不可擋的李存孝,唐軍心驚膽戰(zhàn),看到李存孝殺到面前便紛紛躲避,不敢正面迎戰(zhàn),“李存孝殺過來了,速速撤退,只有趙王才能對付他,我軍誰也不是對手啊!”
李存孝在亂軍中望見“李”字大旗迎風招展,距離自己只有百十丈的距離,斷定此人不是李績便是李嗣業(yè),當即策馬沖殺了過去:“李存孝在此,誰敢擋我?”
馬蹄踏處皆為肉泥,所到之處波開浪裂,轉眼之間李存孝便殺到帥旗底下,遠遠識得正在指揮的大將正是李嗣業(yè),雖然有些失望,但還是毫不猶豫的殺了上去:“李嗣業(yè)下馬受死!”
李嗣業(yè)大驚失色,催馬就走:“吾兒李通何在?速來援我!”
“咴……”
只聽一聲雄壯的戰(zhàn)馬嘶鳴,斜刺里殺出一個少年將軍,胯下騎乘一匹名喚“烏龍靠雪山”的駿馬,手中提著一對帶著鎖鏈的巨型流星錘,馬鞍上還掛著大刀、方天戟、寶雕弓等武器,面無懼色的攔住了李存孝的去路。
“呔……漢將休要猖狂,讓我李通來會會你有何本事?”少年提錘立馬,用輕蔑的眼神打量著李存孝。
李存孝打量了對面的少年一眼,冷哼一聲:“都說虎毒不食子,李嗣業(yè)你可真是夠無恥的,竟然自己跑了,讓兒子來替你送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