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巴達克斯與羅士信相繼陣亡,馬援遭到俘虜,羅馬帝國的三大頂梁柱相繼折斷,失去了武力擔當,軍心惶惶,士氣低迷。
連續(xù)兩場激戰(zhàn)過后羅馬軍損失慘重,六十萬人馬損失了四分之一,總兵力只剩下四十五萬左右,與漢軍的差距越來越大,等諸葛亮與李靖的援軍抵達之后只能是全軍覆沒的下場。
而吳起與岳飛也不急于進攻,命霍去疾、黃飛虎、貞德死守盧布爾,切斷羅馬軍從阿爾卑斯山撤退的道路;命蘇烈、姜松、高長恭扼守港口,不放羅馬人一船一舟入海,只等援軍踏上巴爾干半島便開始收網(wǎng)。
“父親,若再繼續(xù)死守撒羅尼迦,只能是全軍覆沒的下場。不如趁著諸葛亮、李靖兩路援軍尚未抵達,拼死突圍吧?”
劉秀站在撒羅尼迦的城頭,眺望漫山遍野的漢軍寨柵,憂心忡忡的返回城內(nèi)向劉邦提出建議,“咱們強攻盧布爾,就算漢軍占據(jù)了要塞,可我軍將近四五十萬人,能突圍多少算多少,也比在撒羅尼迦坐以待斃好得多!”
身高六尺的拿破侖捏著下巴贊成劉秀的建議:“賢侄說得有理,國內(nèi)到現(xiàn)在還沒傳來消息,想要指望咱們那位愚蠢的陛下組織人馬解圍,幾無可能。與其在撒羅尼迦坐以待斃,不如拼死突圍,就算戰(zhàn)死二十萬人,也能逃出二三十萬人……”
咳嗽一聲,繼續(xù)道:“只要咱們翻過了阿爾卑斯山便化整為散,分成幾十股隊伍到鄉(xiāng)下打游擊,與漢人來個持久戰(zhàn),用時間拖垮漢軍。”
“拿破侖將軍說的好?。 ?/p>
面色凝重的劉邦聞言擊掌叫好,“既然漢軍的兵鋒不可抵擋,咱們便主動放棄都市重鎮(zhèn),分散到山野鄉(xiāng)下與漢人打游擊。只要咱們還有軍隊,羅馬王朝就沒有滅亡,只要羅馬王朝不滅亡,就有百姓思念故國,讓漢人寢食難安,進退兩難,陷入人民戰(zhàn)爭的汪洋大海!”
鄧禹、畢再遇、費德勒、泰森等人紛紛贊成拿破侖的建議:“此計甚妙,要想讓羅馬帝國避免滅亡,也許這是唯一的策略!”
眾將說著話紛紛朝劉邦作揖施禮:“宰衡大人在上,請受我等一拜!若漢軍攻破了羅馬城,陛下遭到俘虜,我等愿以宰衡大人馬首是瞻。”
劉邦急忙拱手還禮:“值此危難之際,劉邦愿與眾將同舟共濟,共渡難關?!?/p>
頓了一頓,又朝拿破侖拱手道:“當然,拿破侖將軍就是我的左膀右臂,若將來我做了皇帝,你便是我的一字并肩王?!?/p>
拿破侖訕笑道:“若羅馬城被攻破了,咱們膽小懦弱的陛下很有可能投降漢人。國不可一日無君,到那時我們便擁立宰衡大人做皇帝,我拿破侖只要做教皇即可?!?/p>
劉邦當即與拿破侖擊掌立誓:“既然如此,你我便一言為定,日后須當齊心協(xié)力,互相扶持,不得懷有二心。”
眾將再次拱手請命:“請宰衡大人下令突圍,我等愿身先士卒,殺開一條血路!”
劉邦撫須沉吟:“突圍在即,我先用一顆漢人的首級祭奠大旗,以壯軍威?!?/p>
不等眾將反應過來,劉邦揮手招呼一聲:“把項羽的女人虞姬,以及使者張儀帶上來!”
不消片刻功夫,一個容貌秀麗的漢人女子與一個相貌清癯,身材中等,年約三十五六歲的中年漢人男子被四五個羅馬士兵押進進了議事大廳。
這一男一女不是別人,正是奉了吳起的命令冒充虞姬的漢人女子,以及擔任使者前來羅馬刺探消息的張儀。
而最讓張儀郁悶的是自己剛到羅馬就傳來了項羽歸漢的消息,如此一來,別說自己是冒充的使者,就算自己是千真萬確的大夏使者,也絕無活命的可能。既然項羽與羅馬反目成仇,劉邦怎么會放過他的女人與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