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曹操親冒矢石,提劍沖鋒,城頭上的薛仁貴喜出望外。
常言道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看這曹操身邊也沒有一個像樣的武將護衛(wèi),若是能夠出其不意的射殺了曹操甚至將其活捉,足以摧毀曹軍的斗志。
薛仁貴打定主意,立即招來替身在城墻上假冒自己放箭,而他卻悄悄下了城墻換上了一襲繳獲的曹軍甲胄,準備沖出城外冒充曹兵渾水摸魚,悄悄接近曹操發(fā)起出其不意的偷襲。若能將之一舉擒殺,不但合肥之圍可解,只怕曹魏政權(quán)也將會陷入動蕩不安之中,從此將會由盛轉(zhuǎn)衰。
為了保衛(wèi)合肥,薛仁貴已經(jīng)下令把四座城門從里面砌死,抱定了玉碎的決心。否則在曹軍填平了護城河之后,用沖城車猛撞城門,不會消耗太多時間就可以撞開城門,蜂擁而入。而用磚石砌死之后,城門就和城池連成了一體,任憑曹軍百般沖撞,也不會被破門而入。
只不過這樣堅固倒是堅固,若想走出城門卻也要費一番力氣。幸好薛仁貴胯下有赤兔寶馬,跳躍能力驚人,登萍度水如履平地,所以薛仁貴并不愁如何出城。
“駕!”
換了一襲曹軍甲胄的薛仁貴順著合肥的街巷朝東城墻飛馳而去,而沒有選擇直接從南城墻跳躍下去。
否則就這樣貿(mào)然沖出去殺向曹操,定然會成為眾矢之的,被曹軍拼命圍攻,就算曹操身邊沒有驍將護衛(wèi),但雙拳抵不住四手好漢架不住人多。所以薛仁貴決定迂回偷襲,先從東城墻突圍出去,然后再繞到南面,冒充曹兵悄悄逼近曹操,發(fā)起出其不意的偷襲,說不定能夠建下奇功。
“快看啊,城內(nèi)有曹軍奸細!”
“快去報告將士們抓人!”
看到穿著曹軍甲胄的薛仁貴大搖大擺的在街上縱馬馳騁,正在街巷上搬運物資的百姓們紛紛大吃一驚,吆喝吵嚷聲此起彼伏,甚至有許多精壯男子摸起鐮刀、鐵鍬等農(nóng)具試圖圍堵捕捉這名大膽的奸細。
見此情景,薛仁貴大感欣慰,這次合肥城面對十幾萬曹軍猛攻二十天依舊屹立不倒,除了三軍將士戮力死戰(zhàn)之外,更與百姓們的支持密不可分。城內(nèi)四萬多老弱婦孺,無論寒門百姓還是世家大族,上至六十歲老嫗下至十歲幼童,幾乎人人上陣戶戶出力,各自竭盡所能。
挖壕溝抵御曹軍地道,縫制帳幔火燒撞墻車,向城墻上搬運滾石擂木,運輸弓箭武器,簞食壺漿支持將士們?nèi)找棺鲬?zhàn);正是靠著百姓們的傾力幫助,才一次次讓曹軍鎩羽而歸,破壞了曹操的各種陰謀詭計,讓合肥城屹立不倒,十幾萬曹軍難越雷池一步。
“父老鄉(xiāng)親們莫慌,某乃薛仁貴,此番穿上曹軍甲胄,有秘密計劃執(zhí)行!”薛仁貴一邊勒馬帶韁放緩速度,一邊在馬上向百姓們拱手解釋。
“可不是嘛,這奸細原來是薛將軍,倒是我等眼拙了!”
“哈哈……薛將軍忽然假冒曹兵,想來必有破敵之策,這下子合肥安全了,薛將軍真是合肥百姓的守護神?。 ?/p>
聽了薛仁貴的解釋,百姓們定睛一瞧,這奸細可不就是薛仁貴將軍嘛?人群中登時響起一團哄笑,許多義憤填膺的漢子更是露出了慚愧的笑容,不好意思的伸手撓著頭皮。見薛仁貴神龍見首不見尾,不知誰夸贊了薛仁貴一句,登時惹得百姓們齊聲附和,民心高漲。
薛仁貴顧不得耽誤時間,萬一曹操退了回去,自己的計劃就竹籃打水一場空了,當即向百姓們抱腕施禮:“請諸位桑梓繼續(xù)協(xié)助將士們守城,本將出城一趟,去去就回!”
百姓們自發(fā)的讓開一條道路,目送穿戴了曹軍甲胄的薛仁貴順著街巷向東一路馳騁,很快就順著階梯上了合肥東城墻。
合肥城墻周遭三十余里,單單一面城墻就有七八里路,薛仁貴在南城墻換了曹軍甲胄的事情,東城墻的將士們并不知曉,突然見到一名身穿曹軍甲胄的家伙從城內(nèi)沖上了城墻,不由得一陣驚慌,紛紛舉起長槍上前圍攻。
幸好這些士卒比百姓熟悉薛仁貴,就算不識得他這張臉龐,也認得薛仁貴胯下火炭一般的赤兔馬,急忙紛紛喝止同伴:“諸位住手,來的是薛將軍!”
薛仁貴顧不得和守城的將士搭話,在城墻上勒馬帶韁,向下眺望,只見城墻腳下漫山遍野的曹軍蜂擁而至,殺退了一波又涌來一波,好似蟻群般密密麻麻。
遠處旌旗招展,城墻腳下尸橫遍野,血流成河,遍地都是戰(zhàn)死的尸體,殘破的旌旗在寒風中搖曳,負傷的戰(zhàn)馬臥在地發(fā)出悲涼的嗚咽,天地間一片血雨腥風。
雖然將士們投來驚詫的目光,猜不透主將因何換上了曹軍的甲胄,但也沒人敢多問。薛仁貴策馬徐行,順著城墻尋找最佳的落地之處,畢竟合肥城墻的高度超過了三丈半,薛仁貴沒有足夠的把握保證自己與赤兔馬不會被摔傷,不敢冒然沖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