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藝翻身下馬,親自押解楊堅救火:“聽聞你治國有方,洛陽叛軍的糧草這些年來都靠你供給,才能夠持續(xù)對抗朝廷大軍,我便給你一個將功贖罪的機會?!?/p>
于是在羅藝的押解之下,楊堅從自家府邸以及楊氏宗族聚集了七八百名精壯,又發(fā)動相鄰的世家大族集結(jié)了千余名門客、仆從,紛紛挑著扁擔,拎著水桶趕往洛陽南宮救火。
在羅藝與楊堅的組織下,除了五千漢軍騎兵紛紛下馬救火之外,有愈來愈多的百姓加入了救火的行列,全城一心對抗火災(zāi),熊熊大火逐漸得到控制。
鄧艾與楊廣罷兵之后率部奔南門而走,剛剛過了吊橋,忽然迎面殺來一支騎兵,為首大將胯下玉頂火龍駒,手持鏨金虎頭槍,正是岳飛手下的頭號大將高寵。
原來得知李靖大軍已經(jīng)過了黃河,高寵與岳云、高長恭、馮勝三人商議后兵分兩路,由高寵與高長恭各自率領(lǐng)八千騎兵分頭殺奔洛陽,爭取拿下攻破洛陽的首功。由岳云與馮勝率領(lǐng)步卒隨后進軍,絕不能將大功讓給李靖軍團,白白為他人做了嫁衣。
高寵率部風馳電掣,全力疾行,依舊比李存孝的騎兵晚到了半個時辰,得知李存孝與羅藝各自由北門與東門進了洛陽,便率部殺奔洛陽南門,恰好與撤退的鄧艾殘部狹路相逢。
高寵與鄧艾廝殺多次,早就知根知底,此刻在吊橋上狹路相逢,橫槍立馬咆哮一聲:“鄧結(jié)巴還想走么?速速下馬束手就擒,饒你不死!”
鄧艾心有不甘,拍馬向前,手中銀槍一個白蛇吐信奔著高寵的咽喉疾刺而來,又快又疾,聲勢非凡。
“不自量力!”
高寵冷哼一聲,手中鏨金虎頭槍揮舞開來,一個橫掃千軍使出全身力氣向外格擋。
只聽“鐺”的一聲脆響,巨大的撞擊力猶如排山倒海一般通過槍桿迅速的傳遍鄧艾全身,登時震的雙臂發(fā)麻,虎口迸裂,一條銀槍脫手飛上了城墻。
高寵策馬向前,猿臂輕舒,一下子抓住了鄧艾的鐵甲腰帶,不費吹灰之力就從馬鞍上提了下來,喝令左右捆綁起來。
高寵在吊橋上立馬橫槍,大聲叱喝道:“聽百姓們說鄧艾率部攻打楊廣的叛軍,才讓洛陽城避免了更大的劫難??丛谀銈兞贾写娴姆萆?,本將不難為你們,若是放下武器定然從輕發(fā)落!”
望著高寵身后蜂擁而至的精銳鐵騎,鄧艾自知大勢已去,只能單膝跪地求饒:“若高將軍能夠?qū)挻嚢庀碌膶⑹?,我等愿降!?/p>
在鄧艾的勸諫下,這支不足三千人的隊伍紛紛繳械投降,并被下令立刻投入救火的行動之中,與羅藝麾下的將士以及洛陽城的百姓阻止大火的蔓延,盡量把損失降到最低。
就在高寵率部進攻洛陽南門之際,高長恭也率部包抄向洛陽西門,恰好撞見楊廣率領(lǐng)叛軍剛剛沖出城門,準備向函谷關(guān)方向逃竄,急忙揮軍掩殺,登時殺的叛軍四分五裂,潰不成軍,在漫天飛揚的塵土中各自逃命。
楊廣自知大勢已去,在百余名親兵的拱衛(wèi)下沖開一條血路,準備尋找一處荒山野嶺落草為寇。楊廣也明白自己犯下了滔天大罪,做了人神共憤的事情,就算逃到長安,蘇秦、皇甫嵩等人也決計不會輕饒了自己,事到如今只能落草為寇,茍延殘喘一天算一天了!
李存孝已經(jīng)得知禍亂洛陽的罪魁禍首就是楊廣,聽聞這惡徒朝洛陽西門逃走,便舍了將士,拍馬提槊殺奔西門而來,正撞上高長恭率領(lǐng)八千騎兵圍剿楊廣的殘部,急忙大聲詢問楊廣的去處,“可曾有人看到楊廣何在?”
有眼尖的人朝西北一指:“似乎奔谷城方向逃命去了,有一支隊伍追趕去了,只是不知能否追上?”
李存孝當即驅(qū)趕胯下黃驃透骨龍前往追趕,這匹寶馬撒開四蹄,足下生風,不消片刻功夫就超越了緊追楊廣的百余名騎兵,眼見楊廣的背影愈來愈近。
“楊廣狗賊,在我飛虎將軍面前還想走么?”
李存孝雙腿猛夾胯下坐騎,全力馳騁,待到雙騎并行之時,將禹王槊掛在馬鞍上,伸出猿臂一下子抓住了楊廣的披風,硬生生從馬上扯了下來,登時摔得鼻青臉腫,撞落門牙兩顆,滿嘴血漬。
“叮咚……李存孝先后攻破王儉城、鄴城、洛陽三座國都,生擒李淵、窩闊臺、皇太極、楊廣等四位皇帝,完成了前無古人的壯舉,觸發(fā)系統(tǒng)獎勵,基礎(chǔ)武力提升2點,突破人類極限上升至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