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陽尚未落山,今天又風平浪靜,于是劉辯決定帶著張良、宇文成都、文鴦等人在鄭成功、劉仁軌的陪同下登船檢閱水師,給五萬將士鼓舞士氣。
在劉辯準備上船之時,楊玉環(huán)央求道:“陛下,臣妾也想跟著您看看大漢水師的氣派呢,陛下能否帶著臣妾上船?”
“不行!”
劉辯以不容置疑的語氣一口回絕,“等你到了乾陽宮之后還需要多多學習宮規(guī)禮儀,朕規(guī)定的第一條便是后宮不得干政,更不要說涉足軍事了。整個乾陽宮之中唯一有權(quán)力踏足軍營的只有賢妃穆桂英,其他的便是甄宓與武如意這兩個東、西皇后也不敢提出這樣的請求!”
在眾人面前碰了一鼻子灰,楊玉環(huán)好不沮喪,蔫頭耷腦的肅拜領(lǐng)命:“陛下息怒,臣妾一時疏忽才提出這樣的請求,純屬貪玩,絕不敢有非分之念!”
得知天子駕臨青州水師大營,五萬將士精神飽滿的登上船頭,一個個高舉兵器,齊聲吶喊“吾皇萬歲,大漢必勝”,一時間聲振寰宇,在無邊無際的大海上飄蕩。
劉辯穿行在甲板上,一邊向水師的將士揮手致意,一邊詢問鄭成功:“自從李世民進犯青州以來,你與李舜臣之間沒少打了仗吧?”
鄭成功畢恭畢敬的答道:“回陛下的話,自從李世民入侵青州以來,臣已經(jīng)與李舜臣率領(lǐng)的唐寇水師交手十余次,互有勝負,折損的兵力與船只旗鼓相當?!?/p>
“我軍有這么大的戰(zhàn)船,竟然占不到便宜?”張良特意踩了下腳底鄭和寶船的甲板,一臉納悶的提出了質(zhì)疑。
鄭成功無奈的嘆息一聲:“雖然我軍有寶船助陣,但李舜臣麾下也有堅硬的龜甲船,兩者各有利弊,互有長短。寶船體積巨大,正面對撞是海上的巨無霸,無堅不摧;但李舜臣發(fā)明的寶船機動靈活,船殼堅硬,而且數(shù)量多達數(shù)十艘,因此很難占到便宜!”
“這李舜臣倒是個奇才!”張良聞言不由得夸贊一聲。
劉辯頷首道:“李舜臣的確是個水戰(zhàn)奇才,唐國也就這么一個能夠拿得出手的海戰(zhàn)名將。不過,等王莽挖掘出石油來之后,就是唐軍水師的末日!”
檢閱水師完畢之后,筵席早已擺上,鄭成功與劉仁軌率領(lǐng)著麾下的數(shù)十名命將校一起為大漢天子接風洗塵,君主推杯換盞,開懷暢飲。
次日天剛朦朧亮,劉辯就帶著楊玉環(huán)、張良等人登上了鄭和寶船。在劉仁軌的指揮下,兩千將士拋錨起航,揚帆入海,奔江東方向而去。
臨行之前,劉辯叮囑鄭成功道:“從青州回到江東怕是需要半月左右的時日,這段時間斥候信鴿都聯(lián)絡(luò)不到朕,你用飛鴿傳書金陵,一起政事悉數(shù)由七位顧命大臣裁決!”
“臣恭送陛下!”
鄭成功作揖領(lǐng)命,率領(lǐng)眾將士站在岸邊目送寶船逐漸無影無蹤,這才返回大營依計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