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秦都督報仇!”
“殺唐寇,為秦將軍報仇雪恨!”
在尉遲恭的煽動之下,漢軍俱都義憤填膺,紛紛揮舞起刀槍朝跪地求饒的唐軍砍殺了下去,頭頂上的弩箭猶如驟雨一般傾灑下來,直殺的唐軍鬼哭神嚎,伏尸盈野,兩萬唐軍幾乎無一生還。
押后的李密僥幸逃過一劫,見三萬人馬折損了兩萬多,嚇得魂飛魄散,率領(lǐng)剩下的九千余人丟棄了輜重糧草抱頭鼠竄,順著來路朝北海倉惶逃竄。
剛剛走了二十余里,忽然迎面旌旗招展,龍旗獵獵,卻是劉辯帶著張良、王莽、燕青、文鴦等人抵達了戰(zhàn)場,恰好與潰敗的李密狹路相逢。
“真是上天無路入地?zé)o門,韓信這無謀之輩幾乎害了大唐啊!”李密痛心疾首,也顧不上指揮唐軍突圍,舍了將士撥轉(zhuǎn)馬頭便向斜刺里倉惶逃命。
劉辯見李密身后打著“李”字旗幟,雖不知道此人是誰,但猜測十有八九是李嗣源、李密之中的一個,因為李績、李牧都不在此處,而李世民肯定不會用將旗統(tǒng)兵,所以必是李嗣源、李密其中之一。
“唐將休走,遇上大漢皇帝,真龍?zhí)熳?,還不快快下馬投降!”劉辯一抖韁繩,催促胯下追風(fēng)白凰,手提百變龍魂槍,身先士卒的殺出陣來,直取李密。
“陛下且慢,勿要以身涉險!”
從金陵快馬返回的文鴦與燕青不甘落后,各自縱馬揚鞭,揮舞兵器,引領(lǐng)著千余精銳緊緊跟隨在劉辯馬后,截殺潰敗的唐軍。
李密被劉辯追的無路可逃,只能從腰間拔了佩劍負隅頑抗,被劉辯一槍震裂虎口,佩劍跌落在地,猿臂輕舒,一把抓住李密的綬帶從馬上提了下來。
“兒郎們,把這唐將捆了!”劉辯撥轉(zhuǎn)馬頭,把李密丟擲在漢軍陣中,吩咐左右用麻繩捆一個五花大綁。
李密被擒,剩下的唐軍群龍無首,遭到漢軍前后夾攻,只能再次繳械投降,尉遲恭從后面策馬追上來,拱手道:“陛下,膠東的唐軍依舊兵力雄厚,若是這些唐寇先降后叛,后果不堪設(shè)想,請陛下降旨全部坑殺!”
北風(fēng)獵獵,吹得劉辯戰(zhàn)袍飛揚,衣袂瑟瑟作響,用手遮擋著耳朵道:“你說的什么,朕沒有聽清楚?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你自己看著處置便是了!”
尉遲恭會意,憨笑一聲:“微臣明白,臣自會妥善處置!”
尉遲恭手中雙鞭一揮,率部驅(qū)趕著投降的五千唐軍直奔一片叢林中而去,身后只留下面無表情的劉辯,以及站在身后的王莽、文鴦、燕青等人。
劉辯信步走上一處山坡,舉目向南方眺望,喃喃自語道:“起風(fēng)了呀?石油彈已經(jīng)準備好,一百盞孔明燈隨時可以投入使用,似乎可以空襲一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