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國忠深知,一旦激起軍方公憤,即便他再得圣寵,也難逃厄運。在整個軍方和他這個佞臣之間,孰輕孰重,根本無需權(quán)衡。
“我祖上是衛(wèi)國公!”李浚上前一步,聲如雷霆。
“衛(wèi)國公!”
滿朝文武齊刷刷站起,震驚地望著李浚。這一刻,他們終于明白為何連陳玄禮這樣的老臣都要出手教訓(xùn)楊國忠了。
“難怪陛下親自出手,楊釗這是把天捅漏了??!”群臣心中為楊國忠默哀。
李靖,這位被尊為“戰(zhàn)神”的名將,其功勛彪炳史冊。即便在兩千年后的現(xiàn)代社會,他的事跡仍廣為流傳。
在唐朝,他的影響力更是無與倫比。不僅因為他滅掉東突厥的不世奇功,更因為他是杰出的軍事理論家。
他與唐太宗的軍事問答被整理成書,列入《武經(jīng)七書》,成為后世兵家必讀的經(jīng)典。
在唐朝軍中,李靖的著作堪稱“圣典”,哪個將領(lǐng)沒研讀過?哪個將領(lǐng)沒從中受益?即便他已故去多年,其在軍中的影響力依然巨大,門生故吏遍布朝野。
辱及李靖,無異于與整個唐朝軍方為敵!
楊國忠終于意識到自己闖了多大的禍,雙腿發(fā)軟,險些癱倒在地。
他苦心鉆營,一心上位,千方百計拉攏軍方,卻不想今日竟將整個軍方都得罪了。
惹到程知節(jié)的后人,他尚可不在乎;
惹到蘇定方的后人,他已覺棘手;
惹到李靖的后人,他再無半點勝算。
“咚!咚!咚!”
沉重的腳步聲響起,隨李乾歸來的將士們自發(fā)列隊,齊刷刷站在李浚、蘇鳳棠、程伯獻三人身后。他們個個怒目圓睜,眼中噴薄著仇恨的怒火,仿佛楊國忠是他們不共戴天的仇敵。
程知節(jié)、蘇定方、李靖這三位名將,一個比一個威名赫赫,堪稱唐軍的三面旗幟。辱及他們,無異于挖了唐軍的祖墳,此仇不共戴天!
“咚咚!”
沉重的腳步聲再次響起,當(dāng)值的龍武軍將士也列隊而來,站在遠征歸來的將士身后。他們與李浚三人同屬龍武軍,自然要同仇敵愾。
“咚咚咚!”
前來赴宴的將領(lǐng)們個個面色陰沉,紛紛站到李浚三人身后,怒視著楊國忠。辱及李靖,已激起整個軍方的公憤,這些將領(lǐng)豈能坐視?
就連那些與楊國忠交好的將領(lǐng),此刻也不得不表態(tài)支持。若此時不站在軍方一邊,日后在軍中必將寸步難行。
更令人動容的是,一群白發(fā)蒼蒼的老兵也顫巍巍地站了出來。他們中有的已年過百歲,但對李靖的敬仰之情從未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