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唐軍之強,若全力攻城,必能一戰(zhàn)而下邏些。然而唐軍遲遲未動,正是要借饑餓這把無形的刀,慢慢消磨吐蕃的戰(zhàn)力。
此計之妙,在于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
若強攻城池,面對困獸猶斗的吐蕃軍隊,唐軍至少要折損五萬精銳。
而待其餓得無力反抗時再攻,傷亡可控制在萬人之內,足足省下四萬兒郎的性命!
這還是最保守的估計。
按李乾等人推算,若在吐蕃戰(zhàn)力尚存時強攻,傷亡恐達七八萬之巨。圍城之策,竟能省下六七萬大唐健兒的性命!
當然,圍城耗時日久,安西都護府未必撐得住。若真到萬不得已時,李乾自會下令強攻。但眼下,時機未至。
如今邏些這場大火,簡直是天賜良機!吐蕃糧倉付之一炬,其堅守時日必將大幅縮短,為唐軍爭取到寶貴時間。
眾將聞訊,無不喜形于色。
“大帥,此時不攻,更待何時?”
“先前不攻是為減少傷亡,眼下良機千載難逢??!”
諸將摩拳擦掌,紛紛請命。
邏些城內亂作一團,此時進攻必能一舉破城,結束戰(zhàn)事,早日回師西域。哥舒翰也不禁心動,望向李乾:“監(jiān)軍以為如何?”
“這個“”李乾心跳加速,如此良機確實難得。但他仍需權衡,“我以為,暫不攻城為宜?!?/p>
“監(jiān)軍糊涂了?”眾將嘩然。
“且聽監(jiān)軍說完。”哥舒翰深知李乾必有深謀。
“圍城本為消耗吐蕃戰(zhàn)力。眼下邏些雖亂,其主力尚存。若貿然攻城,必遭殊死抵抗,傷亡仍不會小。”李乾冷靜分析。
“有理?!案缡婧?、李白、郭子儀、李光弼紛紛頷首。饑餓這把刀,還需再磨一磨
這場大火對唐朝而言,實乃天賜良機。然而沖天惡臭也暴露了一個事實,吐蕃軍隊尚有大量肉干儲備,戰(zhàn)力未減。
“況且,”李乾繼續(xù)分析,“西域局勢尚未危急到必須立即攻城的地步。若此時放棄圍困之策,前功盡棄。經此大火,不出月余,吐蕃戰(zhàn)力必將大損,那時才是最佳戰(zhàn)機?!?/p>
“用一個月換數萬將士性命,這買賣劃算?!惫觾x率先表態(tài)。
“眼下強攻,至少要折損三四萬精銳?!崩畎自缫阉闱暹@筆賬。
李光弼重重點頭,聲音洪亮:“雖然我恨不得立刻攻城,但用一個月換兩三萬將士性命,太值了!”
哥舒翰長舒一口氣,眼中精光閃爍:“既然如此,暫不攻城。但我們也不能閑著,該給贊普送份‘大禮’,讓他無暇救火。最好讓整個邏些化為焦土!”
“妙計!”眾將齊聲贊嘆。哥舒翰不愧是沙場老將,時機把握精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