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人才
時間實在太晚了,
薛琴再三跟領導確認夜校的發(fā)展事宜后,就高高興興地送葉菁菁回學校了。
你問為什么有謝廣白在,她還要送人?
那不是還有個伊藤洋子嘛。
這可是貴客,
她怎么把人給帶出來的,她現在就要把人給送回去。
一路上,
仗著人家伊藤洋子聽不懂中國話,
薛琴肆無忌憚:“沒想到日本鬼子還真會做好事,他真想讓我們廠發(fā)展起來!”
她總覺得川田一郎這個小鬼子長成的大鬼子,
時時刻刻都包藏禍心來著。
葉菁菁笑道:“因利而聚,因利而散,
現在東棉株式會社跟我們的利益是相同的。他們希望我們成為樣板,從我們開始,開拓更大的市場,
當然不能做一把頭買賣了。”
薛琴“哦”了一聲:“那日本鬼子還真夠一板一眼的,
還想把我們所有人都變成高中文化呢。我本來以為他們只想做出一組標兵來,剛好跟老的生產線上的工人對比?!?/p>
“那不行,
人家是想把我們發(fā)展成長期客戶的。一條生產線怎么夠用?我們紡織廠家大業(yè)大,這么多廠呢,肯定要全部更新的?!?/p>
“生產線更新一次,又不能管一輩子。新的技術,新的設備出來了,東棉不想賣給我們嗎?賣給我們的話,工人的水平跟不上,也是白搭?!?/p>
“既然如此,
不如一開始就從源頭上解決問題,把工人的文化程度集體提高了。那后面設備更新換代,工人的學習能力培養(yǎng)出來了,
再學新技術也簡單?!?/p>
薛琴眨巴又眨巴眼睛:“合著還是日本鬼子把我們廠進步了?”
她怎么覺得哪里怪怪的?
“那有什么辦法?內生動力不足的話,必須得靠外力來推動啊?!比~菁菁意味深長,“到目前為止,按勞分配這個問題我們也沒搞明白,不得從外面想想辦法嗎?!?/p>
薛琴蹙眉,伸手點她:“你寫文章啊,田副書記讓你寫的,以東棉株式會社為代表的日本紡織企業(yè)的管理,好好分析?!?/p>
葉菁菁毫不猶豫地拒絕:“我寫個鬼,這么多紡織廠的干部過去了,一個個鹽吃的比我吃過的飯都多,輪也輪不到我寫?!?/p>
薛琴瞬間紡織廠人紡織廠魂上線,伸手叉腰活像討債的穆仁智:“那不行!你別忘了,去一趟日本花了多少錢。拿人手短,必需得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