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飯的工人們頓時不樂意了。
與多年以后,《數(shù)理化自學叢書》被捧上神壇不同,在1977年的11月份,紡織三廠的工人們,并不覺得它有什么了不起。
之所以新華書店進了書以后,門口排的人山人海,完全是因為大家也沒有其他選擇。
如果還有別的高考復習資料,擺在書店賣的話,它也就不一定那么突出了。
相反的,經(jīng)歷了預考洗禮之后,紡織三廠的工人們,對自己廠夜校的講義,都處于一種極度驕傲的集體榮譽感中。
他們的講義邏輯清晰,由淺入深,哪怕沒有老師教,自己看了也能自學。
究竟有哪里被比下去了?
“印刷廠這種行為,就是典型的迷信權(quán)威,一點也不相信咱們工人有力量,人民群眾最有智慧。”王鳳珍憤憤不平地說。
“好了好了。”薛琴怕他們鬧事,趕緊勸和,“廠是人家印刷廠的廠,我們紡織廠哪里能做人家的主。”
葉菁菁拉她起來:“走走走,給我買點好吃的,我現(xiàn)在心情很不好?!?/p>
薛琴無奈,還指望她干活呢,只能哄著:“好好好,你想吃啥?”
一走到用餐區(qū)和打飯窗口之間的空曠地,葉菁菁就壓低了聲音:“印刷廠有《青年自學叢書》的紙型,他們不敢印,又不肯把紙型給我們。你有辦法找關(guān)系,把紙型弄過來嗎?”
薛琴一直負責夜校,除教學之外的,其他具體事項,所以她也明白紙型對于印刷廠意味著什么。
她只是不明白:“印刷廠為什么不敢印?。俊?/p>
“因為他們認為那是那四個人直接領(lǐng)導編寫的。”葉菁菁解釋道。
媽呀!
薛琴要打哆嗦了。
一九七六年夏天之后,誰還敢跟那四個人扯上關(guān)系?嫌脖子癢嗎?”
“咱不趟這渾水行嗎?菁菁?!彼s緊勸說。
“不行!”葉菁菁就不是能輕易聽勸的人,“《青年自學叢書》中的語文和政治部分非常實用,還有歷史和地理。現(xiàn)在除了這套叢書,根本沒有其他書,可以當教材,來滿足大家的學習需求?!?/p>
薛琴要跳腳了:“政治啊,我的菁菁同志!你搞教育工作的,一定要旗幟鮮明地講政治。你現(xiàn)在跟那四個人扯上關(guān)系,你就完蛋了?!?/p>
“誰說的?”葉菁菁反駁道,“這是在主席和總理的直接指示下,為滿足廣大下鄉(xiāng)青年自學需求編寫的叢書。怎么就成了那四個人的工作業(yè)績了?誰這么無恥,這是在竊取我們偉大領(lǐng)導的工作成績。”
薛琴目瞪口呆:“還能這么說?”
“那當然了?!比~菁菁不疾不徐地說,“你想想看,除了《青年自學叢書》,這么長時間以來,國家有沒有為下鄉(xiāng)知青編寫其他自學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