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菁菁瞅瞅大家,
清清嗓子:“其實也不是完全沒辦法搞外匯?!?/p>
眾人眼睛“嗖”地亮了,連田副書記都迫不及待地追問:“小葉,
你有門路?”
這也是計劃經(jīng)濟時代一個相當(dāng)滑稽的場景。
誰能搞到計劃外物資,那就是集體的能人。盡管大家都知道,這是違反計劃經(jīng)濟基本原則的事。
但所謂死道友不死貧道,
先把東西弄到自己兜里,
那才叫本事。
葉菁菁搖頭:“我沒門路。但是既然我們來都來了,我們可以想辦法在日本掙錢。”
呃,
這要怎么掙錢???
中午大家一塊兒吃飯時,葉菁菁咽下了嘴里的鰻魚飯,第一次真正代表西津考察團,跟川田一郎對話了。
“川田先生,想必您已經(jīng)看出來了,我們對東棉的設(shè)備確實非常感興趣,想要引進生產(chǎn)線。”
川田一郎微微笑。
如果不是他們都知道他是侵華日軍的后代,那他的姿態(tài)足以被稱之為翩翩君子。
“葉同志,
這是我們東棉株式會社全體同仁的榮幸。”
等下一秒鐘,葉菁菁就潑涼水了:“可是我們沒錢,我們廠很窮。”
嘖嘖嘖,
豐要武立刻扭過頭去。
難怪得讓葉菁菁當(dāng)這個代表。
這么丟臉的事兒,除了她,誰還能如此堂而皇之地說出來。
川田一郎露出了遺憾的神色,表情真摯極了:“可是從未來發(fā)展角度考慮,改造舊廠是迫在眉睫的事啊。所以,還請貴廠三思,不要輕易放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