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蘿卜頭和小蘿卜頭們歡呼著沖出葉家,回各家各找各媽去了。
這時(shí)候太陽也完全掉下了地平線,天邊只有一小片紅暈,試圖提醒眾人它曾經(jīng)的輝煌。
葉家和王家連著住在筒子樓的最盡頭,故而兩家人把桌子搬出來,在走廊上吃飯,也不影響其他人家走路。
今天的菜多,一張飯桌放不下,兩張桌子拼在一起正好。
王奶奶的兒子王師傅,這會(huì)兒才送完信下班回來,看到這架勢(shì)先是愣了一下,旋即從善如流,笑呵呵地拍了拍自己往兜里的鋁制飯盒。
“正好,你們也嘗嘗我們食堂的手藝?!?/p>
他們家今晚沒計(jì)劃燒魚燒肉,全指望他從食堂帶鹵菜。
七十年代,豬大腸之類的豬下水不用肉票就能買,而且價(jià)格也便宜。
但是,做這個(gè)需要手藝,弄不好的話根本沒辦法吃。
他們郵局食堂有位師傅,其他手藝都是平常,甚至連包子饅頭都不會(huì)蒸,但鹵豬下水卻是一絕,頗受廣大職工歡迎。
葉菁菁眼睛笑成了月牙,點(diǎn)頭如小雞啄米:“那好,今天我跟我媽都占沾光了,吃頓好的?!?/p>
王奶奶把兒子帶回來的鹵豬大腸切了,加上紅綠辣椒和紫洋蔥一塊兒炒了一大海碗。
至于鹵豬口條,則是切成薄片,上面澆了蒜末和醋當(dāng)調(diào)料。
此刻,兩張飯桌被拼合成一張大桌,中間擺放著一大盆熱氣騰騰的魚頭豆腐湯,乳白色的湯汁中漂浮著嫩滑的豆腐和鮮美的魚頭,散發(fā)出誘人的香氣。
周圍的大海碗里,香菇燒肉顫巍巍地抖動(dòng),萵筍燒魚塊則彌漫著濃油赤醬的醇厚,還有那一碗辣椒洋蔥炒豬大腸,香氣四溢,令人垂涎。
盤子里,涼拌萵筍絲和豬口條整齊地?cái)[放著,與賽螃蟹和涼拌皮蛋相映成趣。
七菜一湯,多是硬菜與葷菜,哪怕當(dāng)成年夜飯,也足以驕傲地端出去了。
王家的兩個(gè)孫子一個(gè)孫女兒,集體發(fā)出歡呼,迫不及待地拿起了筷子。
王奶奶示意大家端起空碗,虛虛碰了一下:“好,一年更比一年好。吃飯!”
小孩子們就喜歡這么干凈利落的,立刻歡快地伸筷子去夾魚夾肉。
葉菁菁也不客氣,一筷子就夾了肥腸。
哎,郵局食堂的師傅手藝真不賴。這個(gè)鹵肥腸,一口咬下去,外皮瞬間破裂,彌漫在口腔里的是農(nóng)歷的鹵汁和油肉香。
咸香交織,帶著微微的甜,和辣椒洋蔥的濃郁氣味融合在一起。
哇哇哇,下飯神器。
王師傅看她吃得開心,關(guān)心了一句:“你爸上個(gè)月出差到現(xiàn)在還沒回來嗎?”
葉菁菁才懶得管呢,相當(dāng)光棍:“不知道,我爸從來不跟我們交代工作上的事?!?/p>
她話音剛落,王家人都來不及腹誹葉友德不像話,哪有這樣丟下老婆女兒不管的?
樓道里響起的腳步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