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素梅瞬間皺眉,那怎么可能沒有敵人呢?敵人無處不在,不然為什么要時時刻刻強調抓特務?
葉菁菁已經開口直接撅回頭了:“誰說兇手一定會送命的?托運行李啊。兇手把行李送上飛機了,他自己不上飛機。飛機被炸了,他也安然無恙啊?!?/p>
周圍一圈瞬間緊張起來了,個個盯著行李都懷疑有問題。
搞得空姐頭都大了,趕緊推出餐車,給大家發(fā)大白兔奶糖和汽水。
薛琴卻心不在焉,根本無心品嘗,只一個勁兒戳葉菁菁的胳膊:“真,真有嗎?”
葉菁菁也是絕,直接來了一句:“你就說有沒有可能發(fā)生這種事吧?”
豐要武咬牙切齒:“我看你最有問題,正常人誰會想到這個?”
“那只能說明你缺乏警惕性?!比~菁菁直接拉老同志下水,“不信問問我們孔主任,她想不想的到這個風險?”
孔素梅好歹也是車間主任,怎么可能當著年輕人的面承認自己沒有警惕性呢?
要知道現在是1978年,全國還有好多地方還在繼續(xù)挖防空洞呢。
備戰(zhàn)備荒為人民的口號,依然響亮。
孔素梅也跟著嚴肅起來,鄭重其事地點頭:“這確實是個風險隱患,應該早點堵住的。”
其他人跟著附和,還有人喊來了空姐:“同志,這事兒你們得跟領導好好講一講?!?/p>
空姐連連點頭答應,同樣被葉菁菁說的心里發(fā)毛。
他們的確不怕歹徒在飛機上行兇,他們有自信可以第一時間制服對方。
但葉菁菁說的這種情況,她作為專業(yè)人士,更加理解它確實很有可能會發(fā)生。
1955年,“克什米爾公主號”baozha事件,如果不是總理臨時沒上飛機,那后果簡直不堪設想。
突然間,有人扯了一嗓子:“要不大家把行李打開,讓飛機的同志給我們檢查一下吧?!?/p>
他自己先站起來,兩只手往上舉著,“我身上啥也沒有。”
八月一號的上海,那也是熱浪滾滾,所有人都穿著單衣,看起來倒是一目了然。
有他帶頭,紡織廠好多人都躍躍欲試。
空姐都嚇死了,一個勁兒強調:“同志們坐好,系好安全帶,飛機已經起飛了。”
大家這才遺憾地放棄了主動求安檢。
坐在葉菁菁前排的那位男乘客顯然震驚了:“你們就這樣讓檢查?一點個人隱私都不顧嗎?”
孔素梅不假思索:“這又沒藏槍又沒長刀,平生不做虧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門。有啥好見不得人的?”
這也是葉菁菁認為在中國率先實行飛機強制安檢,最有可能獲得成功的原因。
集體主義精神下生活的人,個人隱私的概念真的非常薄弱。
比如說這種情況了,連私人信件被上級或者同事看了,也不是什么稀奇事。
在這樣的背景下,為了所有人的安全,強制安檢,任何一位乘客都會覺得理所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