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任何時刻都要想方設法榨取更大的利益。
葉菁菁手一揮,斬釘截鐵:“上廁所要什么服務啊,又不要人家?guī)臀覀儧_馬桶?!?/p>
留學生們都哈哈大笑。
為了讓他們適應出國,教育部還特地讓他們去了涉外飯店參觀,親自體會怎么叫做抽水馬桶。
摸著良心講,國家是正兒八經(jīng)把他們知道的困難都給大家克服掉了。
還有人開玩笑:“真要的話,我們就給他一盒萬金油?!?/p>
這是他們在報紙上看到的故事,說中國的萬金油在美國很受歡迎。有人第一次去美國,不知道坐出租車還要給小費,沒準備。摸了一盒萬金油給司機,結果司機特別高興。
為此,大家的行李里都準備了從藥店買來的萬金油,以備不時之需。
笑完之后,葉菁菁又一本正經(jīng)道:“那我們還有個新問題,就是我們在巴黎機場得能找到廁所。”
為此,他們又特地請語言學院的法語老師,給大家寫了小卡片,分別是“廁所怎么走?”“男女廁所的標志分別是什么?”以及“我想聯(lián)系中國大使館,請您幫助我?!?/p>
如此煞費苦心,一堆人忙了一通之后,大家才提心吊膽地上飛機,開啟了他們的洋插隊生涯。
哈哈,這也是留學生家屬偶然創(chuàng)造出的名詞。
家長們對國外的了解,還比不上他們這些準留學生。
大人們覺得這跟當年送孩子下鄉(xiāng)插隊是一回事,只不過一個是去農(nóng)村,一個是去洋人的地盤,所以叫洋插隊。
別說,這個說法提出之后,迅速得到了所有人的認同,大家自稱也是洋插隊。
事實證明,他們這幫去外國插隊的知青,出國前針對廁所的準備完全白忙活了。
因為這趟飛行比他們想象的更輕松。
空姐態(tài)度特別好,飛機餐很好吃。
大家放松下來,甚至有心思把旅行盥洗包全拆開來看,特別驚訝牙刷包裝上印的是too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