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下午4:00—夜里12:00
夜班夜里12:00-早上8:00
而每個班,都得提前20分鐘接班。
這就意味著,原主上早班的時候,得早上6:30就從家里出發(fā),走一個小時去單位,才能趕上交班。
真的,葉菁菁上高中時都沒這么辛苦過,簡直沒辦法想象。
打死她都吃不了這苦。
紡織廠占地面積不小,發(fā)展勢頭蒸蒸日上。
五十年代初,西津市還只有一家紡織廠,經(jīng)過二十多年的篳路藍縷,葉菁菁上班的地方已經(jīng)掛上了紡織三廠的招牌。
紡織廠業(yè)務量大,效益好,紡織廠的姑娘走在西津市的相親市場上,是能夠堂而皇之拿下巴頦看人的存在。
哪怕只是個臨時工的崗位,也足以讓人強破頭。
照理說,以原主的情況,她應該找不到這樣的好工作。
倒不是原主銼,干啥啥不行,而是這時代新增的工作崗位非常少,而且基本內部消化。
找工作跟個人能力基本沒啥關系,一看家庭能量,二看組織會不會突然間大發(fā)慈悲。
原主這份臨時工的活兒,就是她爸葉友德給她找的。
呀,聽著似乎挺有父愛如山,沉默不言,關鍵時刻能頂?shù)蒙系囊馑脊?/p>
實際上——
想多了。
當時運輸公司優(yōu)先給剛籌備的紡織三廠運了批原料,廠方為了感謝運輸公司的大力支持,給了公司三個臨時工的名額。
公司領導看工會統(tǒng)計職工子女的情況,瞧見葉友德家的閨女正好今年畢業(yè),便分了個指標給老葉同志。
就這樣點對點特招,原主的工作還差點黃了。
因為葉友德一聽說有指標,第一反應,便是把外甥女兒盧少婷給弄回來上班。
可惜的是,他興頭頭地張羅了一堆罐頭麥乳精水果,帶去盧少婷的插隊點,跟外甥女兒分享了這個好消息后,人家卻興致缺缺。
為啥呢?因為工作只有一個,作為光偉正的大女主,她當然不能拋夫棄子,自己回城上班。
她甚至還想把這崗位,讓給她的親親丈夫范哲兵。
但紡織三廠卡得很嚴,點名了這崗位必須得是女同志。
為此,那段時間葉友德可是十八般武藝齊上陣,又是拎煙又是拎酒,跑來跑去的,試圖換個工作指標。
結果好處塞出去一大堆,還是未能如愿。
要上,也只能是盧少婷上這個班。
那為何,最終走進紡織三廠的還是原主呢?
嗐,這也是盧少婷安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