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高中時有位同學,也是參加了數(shù)競,拿了省一,最后保送進的數(shù)學系。
從此以后,這倒霉孩子就開啟了自我懷疑的悲慘命運。
掛科的時候,她打電話給葉菁菁,深更半夜啊,嗷嗷直哭。
葉菁菁想起來都覺得好悲慘。
人家比自己聰明多了,都混不下去。
她就沒必要去跳這個坑了。
老頭兒還努力勸她:“你應該學數(shù)學的,你有這個腦袋瓜子。后面你就申請調到我們數(shù)學系來吧。”
這兩道題目的來頭不小。
前者是polya的名著《數(shù)學的發(fā)現(xiàn)》中的一道題。
后者則是美國數(shù)學學報里的題目。
最重要的是,出題者提供的原解法,要比她寫的復雜的多。
她幾行就解決問題了,人家的答案直接寫了幾頁紙。
這就是數(shù)學的美啊,簡潔明了。
葉菁菁卻拒絕三連:“不行不行真不行,我搞不了數(shù)學的,我對數(shù)學的興趣也就一般般?!?/p>
李編輯過來找人,他本人大學專業(yè)學的就是數(shù)學,看到紙上的題目跟答案,頓時驚艷了:“這個是誰寫的?”
薛琴驕傲地指著葉菁菁,與有榮焉:“她!”
然后她開啟冷嘲熱諷模式:“有的人啊,眼睛長在頭頂上,還以為我們工人就不懂數(shù)學呢?!?/p>
李編輯根本顧不上他們的摩擦,只抓著紙強調:“這兩道題的解法我們收了。葉同志,回頭,書出版了,我們把稿費給你寄過去?!?/p>
葉菁菁才不會拒絕錢呢,笑著點頭應下:“好啊?!?/p>
她大方表態(tài),示意薛琴和謝廣白,“拿到稿費,我請你們吃飯啊?!?/p>
然后,她又轉過頭,跟那個解題的男青年強調:“我們工人夜校也不會少了你稿費,所以請你好好寫,教教我們大家怎么學數(shù)學?!?/p>
薛琴在旁邊笑嘻嘻:“放心,我們工人夜校的學員肯定能看懂,你不用擔心你寫的學習方法明珠投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