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他們發(fā)函到高校之后,大家反應都非常熱烈,很多學校都立即組織人員撰寫自己學校的介紹,好盡可能的讓考生了解自己。
哎,前些年因為帝國主義的經(jīng)濟、軍事威脅,北京、上海、廣州、長春、鄭州等大中城市的高等學校,出于戰(zhàn)備疏散的需求,被迫外遷。
后來還有些學校被合并了,或者被裁撤掉了。有些學?;氐皆妨?,有些學校還留在疏散地。
如果不是校方自己,外人依據(jù)文·革前的資料,據(jù)了解學校,肯定會滿頭霧水。
所以,這一本介紹書,堪稱及時雨。
西津大學得到了同行的贊賞,自然高興。
現(xiàn)在校辦主任看到葉菁菁,也不嫌煩,而是直接把人帶去了招生辦:“具體情況,我不是很了解。問問他們吧,看能不能補救?!?/p>
現(xiàn)在大學沒那么在乎海外關系。
畢竟,說白了,眼下大學里的中堅力量,普遍都是解放前就接受過教育的人。
而在民不聊生的民國時期,能上學,家里起碼小康水平。
這樣的家庭背景下,家里有海外關系,或者接觸過有海外關系的人,再正常不過。
甚至連葉秀芬偷藏父親海外來信的行為,他們心中也能理解。
親情嘛,外加誰又不想過舒服的好日子?
人性的本能如此。
只是不好拿到臺面上說而已。
招生辦主任看到葉菁菁,也是滿臉惋惜。
因為葉菁菁雖然高考第一志愿填報的是西津大學。
但是1977年的高考錄取政策,并不是說你報什么學校,就一定錄在什么學校。
首先,它要先保證重點大學的招生。
這倒不是說西津大學不屬于重點大學,好歹以后人家也是最早的一批985。
而是情況確實特殊。
怎么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