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話跟您說吧,我們其實能自己在西津開生產(chǎn)線,專門做拉鏈式領(lǐng)帶和拉桿式旅行箱。但國內(nèi)目前沒市場?!?/p>
“走出口吧,中國工業(yè)產(chǎn)品在國際市場上,缺乏競爭力。所以,我們需要一個合作伙伴,可以讓東西賣出應(yīng)有價格的伙伴?!?/p>
“我們可以做代工,產(chǎn)品貼伊藤百貨的標簽?!?/p>
“招工要什么標準,也由您定?!?/p>
伊藤誠被吵得頭疼,做了個手勢:“讓我考慮考慮?!?/p>
他的妻子也笑著招呼客人:“那我們先吃午飯,一邊吃一邊聊吧。還請大家多多指教,看我的中國菜做的怎么樣?!?/p>
大家瞬間激動起來。
中國菜??!
說實在的,在日本待了大半個月,他們可真懷念中國菜。
不是說日本東西沒辦法下嘴,人家也有不少好吃的。
但中國人就是長了中國胃,三天不吃家鄉(xiāng)菜都想死了。
伊藤太太手藝不錯,一品鍋和清蒸魚都原汁原味,口感甚妙。麻婆豆腐偏甜口,咕咾肉酸酸甜甜,青椒肉絲用的是牛肉,但炸茄盒里倒是放了豬肉,蠻香的。
得虧餐桌足夠大,又有轉(zhuǎn)盤,不然三十四個人還真坐不下。
上了飯桌,飯菜可口,大家的話自然多了起來,氣氛愈發(fā)熱鬧,但誰也沒說公事,就閑聊。
直到酒足飯飽,葉菁菁跟著田副書記和伊藤誠去書房說話時,才再度加碼:“伊藤先生,我們跟您兜個底兒吧。國內(nèi)現(xiàn)在三來一補這塊還是空白,您做了,您就是能上共和國歷史的人,何家族譜都要給您單開一頁?!?/p>
伊藤誠波瀾不驚的面容終于壓抑不住激動。
中日兩國國情不同。
日本人認為入贅很正常,完全談不上丟臉。
但他身上流的是中國血啊,倒插門等同于吃軟飯,是吵架都能被人一句話摁到死的存在。
單開族譜,能上國史,伊藤誠的喘氣聲都不由自主地粗了。
葉菁菁再接再厲:“我們這個廠辦起來,可以給三十個招工名額,由您來定,只要還能干活的,都行?!?/p>
伊藤誠微怔,終于下定了決心:“我安排下手上的工作,近期去西津考察下吧。”
前幾年他是回了趟國,但他們這樣的華僑行動都是被安排好的,當(dāng)時他也沒精力考察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