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去的路上,謝廣白問她:“那你要不要考化學系???”
“再說吧。”葉菁菁實話實說,“其實我對化學真沒什么偏愛。”
她中學時代,是那種全面發(fā)展的學生,所有的科目都還行,但你要說多拔尖,也談不上。
謝廣白笑道:“那到時候再看吧,走,我們先把錄音機給買了。”
葉菁菁到了文化用品商店,才反應過來自己沒券。
謝廣白直接一揮手:“沒事兒,我有券?!?/p>
事實上他也沒有錄音機券,但是他跟這邊的售貨員熟,用其他的票換了券。
說來也有意思,大概是因為這個時代還不流行聽磁帶,錄音機反而沒有收音機有市場,而且價格貴,故而錄音機券反而沒那么吃香。
就是一把頭掏了六百二十塊錢,葉菁菁都覺得,當真好奢侈。
她收好票據,跟謝廣白打招呼:“回頭我把票還你。”
謝廣白連連擺手:“別別別,你也太客氣了?!?/p>
葉菁菁笑了:“這都是走夜校的賬,又不是我自己掏腰包?!?/p>
謝廣白忍不住吐槽:“資料是賣了九百多塊錢,不是九千,不可能一塊錢當十塊錢花的。你自己算算,你都花出去多少了?給我一百,再買了錄音機,已經出去七百二了。這么多人刻蠟版印刷,也得給人錢是吧。你還有錢嗎?”
“有!”
葉菁菁信心十足,“參加刻蠟版的工友,每一個人免費拿一套化學資料,相當于六塊錢,再每個人拿四塊錢的營養(yǎng)費。再說了——
這才剛開始呢,后面資料只會不夠賣?!?/p>
可惜現(xiàn)在沒有復印機,不然她開家文印店,保準賺得盆滿缽滿。
1977年的錄音機,可不是隨身聽,而是正兒八經的大家伙,拎在手里都是沉甸甸。
她一口氣買了兩臺錄音機,一個人運回去有點懸。
謝廣白干脆幫著她,一塊兒送到紡織廠。
這會兒正是吃晚飯的點,學習積極的,諸如王鳳珍她們,已經早早吃過晚飯,拿著資料開始死磕了。
瞧見錄音機的時候,還有人以為是收音機,催促她趕緊讓大家聽聽。
“錄音機?!比~菁菁解釋道,“以后讓你們一天聽到晚,什么時候想學習都能學上。”
王鳳珍嚇得花容失色:“媽呀,那以后豈不是一分鐘歇的時候都沒有了?!?/p>
葉菁菁恨鐵不成鋼:“還想歇?只要學不死,就往死里學!”
周圍的青工們,發(fā)出一陣哄笑。
這日子呀,是真沒盼頭了。
薛琴剛打好飯,聽到動靜就趕緊端著搪瓷缸子上來了,看到錄音機也是目瞪口呆:“這么快呀?趙老師動作好麻利,都已經裝好了?哎喲,兩臺呀?!?/p>
“買的。”葉菁菁拿出單據給她,“花了620塊,還是借的謝醫(yī)生的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