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行!”薛琴都給發(fā)稿費了,廣播電臺用稿件,不也是要發(fā)稿費嗎?”
王鳳珍眨巴眨巴眼睛,十分困惑:“可是廣播電臺用的不是稿件,而是咱們錄好的錄音帶呀?!?/p>
田寧哭笑不得:“你腦袋瓜子怎么長的呀。菁菁錄磁帶,不也照樣對著稿子來嗎。上課還要有教案呢?!?/p>
方萍在邊上附和:“就是,廣播電臺就應該發(fā)這個稿費?!?/p>
一聽小伙伴們都支持她,薛琴頓時來勁了。
有人替工人夜校出錢,天大的好事啊。
她興沖沖地抬腳:“我現(xiàn)在就打電話問廣播臺,看他們能發(fā)多少稿費?!?/p>
結(jié)果廣播電臺的管理模式極為僵化。
當他們知道廣播夜校準備把今年所有省市的高考題目,全部拿出來講解時,他們極為歡迎。
但接電話的值班領(lǐng)導再聽說要求廣播臺發(fā)稿費的時候,領(lǐng)導又毫不猶豫地拒絕。
倒不是他真的腦子糊涂,認為承載在錄音帶上的知識,就比印在書上的知識低一等。
而是廣播電臺有廣播電臺的管理規(guī)定。
比如說廣播來稿,電臺發(fā)稿費,是按照字數(shù)來的。
原稿件也要留存作為底子,這樣財務對賬才能對的上。
可你一卷錄音帶過來了,電臺要怎么給你算稿費呢?
薛琴無語了:“那你們打算白拿,一分錢不給嗎?合著我們多做事,我們還有錯了?”
她重話說過頭,又立刻想辦法找補,“要不這樣,我們夜校的老師把教案寫好了,然后投稿,你們自己讀,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