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們又是緊張又是激動,一想到那畫面,哎呀,真是沒得做夢都要冒泡泡。
好了好了,不扯閑篇了,趕緊學(xué)習(xí)吧。
可外面的氣息一天天的變化著,隔了廠里的圍墻,也沒辦法讓大家真的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
街上賣菜的好多哦,賣的東西也越來越多。
他們當(dāng)中膽子大的,能說會道的,直接挑著擔(dān)子跑到居民區(qū)去叫賣。
膽子小的,不出趟(方言:內(nèi)向、不善交際)的,則成群,聚集在一起,靠人多力量大菜品多,吸引來來往往的行人的目光。
農(nóng)民們先開始賣自留地上的菜,然后挖野菜,再然后,泥鰍和野兔也出現(xiàn)在街頭。
最最震撼的是,紡織三廠應(yīng)廣大青工的熱烈要求,給大家做了回野豬肉!
這時代,野豬不是保護動物,相反的,因為野豬會糟蹋莊稼,生產(chǎn)隊還會組織青壯年去打野豬。
青工們在街上看到了以后,好奇心強的不得了。
現(xiàn)在廠里把高考生們當(dāng)寶貝,食堂自然滿足了大家的好奇心。
只下放過的知青知道后,一個接一個搖頭,一口咬定:“你們肯定會后悔的。野豬肉難吃死了!”
葉菁菁不信這個邪,她吃過野豬肉,小學(xué)時吃的,印象中味道像牛肉,皮肉分明,皮又嫩又脆,肉十分緊實,口感像牛肉。
就是吃完以后要不停地喝水,因為野味火氣大。
結(jié)果她懷揣著回憶的美好,再打到野豬肉時,額頭青筋都跳起來了。
要怎么形容呢?
臭,一股說不清楚的腥臭味撲鼻而來。
她硬著頭皮咬了口紅燒野豬肉,媽呀,好硬,膻味好重,肉特別的柴。
大師傅在旁邊看他們笑話:“好吃吧,野味哦,多吃點?!?/p>
一群沒見識的城市青工,又不好意思吐掉嘴里的肉,只能一個個吃得苦大仇深。
媽呀!
好難吃,真的好難吃。
不是說好了,這個時代一碗白水煮肉都能吃得噴香嗎?
后勤主任埋汰事兒多的工人們:“好好的給你們燒豬肉,你們不稀罕,非要吃野豬肉。身在福中不知福,以后啊,要吃野豬肉,管飽!”
大家嚇得面如土色,一個個拼命搖頭:不要不要,我們要吃豬肉!
食堂里,上了年紀和下過鄉(xiāng)的工人都發(fā)哄笑。
這幫小家伙,非得自己吃了苦頭,才曉得好賴。
青工們硬著頭皮,艱難地吃完了搪瓷缸子里的紅燒野豬肉。
真的,他們從來沒如此怨念過食堂阿姨打菜竟然不手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