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這一位國丈,李子徹真沒有想到。畢竟對方都是要一蹬腿,立馬就要入土的老家伙。
哪料想,這老登死前還干此等大事。擱宏治帝心里,老登賈國丈是想拉帝王一道下黃泉九幽啊。
轉(zhuǎn)念一想,李子徹又想得通透。可能這老登沒想著刺駕功成。更可能就是演一回戲。畢竟成不成?
不敢抱大希望。不成,卻也讓帝王注意到東宮缺儲君。
國之大事,國本為重。東宮空虛就是后患。萬一帝王突然駕崩?誰來繼位。
嫡長之間一旦開戰(zhàn),可是龍爭虎斗的大事情。
皇后有嫡子,惠妃有長子。賈氏一族、楊氏一族,這二族的實力都不弱。或者說楊氏一族還勝上一籌。
當年賈皇后被點為齊王妃,那是因著賈皇后乃賈氏一族的嫡長房嫡長女。
至于楊惠妃嗎?這一位是嫡長房出身的庶長女。
嫡庶之間,在大選之時就分出來前程不同。
可是一旦關(guān)乎著帝位之時,楊氏一族的實力更甚。
帝位空懸,誰贏誰輸?猶未可知。
事實上,前世遇著刺駕一事后,李子徹確實著急著冊立了儲君。江山社稷,不可兒戲。李子徹也不可能一直空懸儲位。
現(xiàn)在嘛,問帝王心頭的想法。李子徹就一個念想,賈國丈這老登還是早死早超生的好。人活太久,人老成精,就真是不討喜的很。
特別是賈國丈這等將死之人,還想著給活人使絆子的。宏治帝李子徹深恨之。
憎惡賈國丈,不摻半點假。對于大舅子,如今的賈世子,李子徹還是頗有好感。
甭管前世今生,這一位大舅子是站在帝王這一邊的。連親外甥二皇子
李濟泰都不理會。
這等忠君之輩,還是讓李子徹念一點舊情。也就是念著這一點舊情,李子徹暫時沒有廢后的想法。更沒有動了易儲的想法。
關(guān)于二皇子李濟泰嘛,嫡出皇子冊立為儲君也是合情合理。
可偏生著,李子徹就不想讓賈國丈這一個老登含笑九泉。
壽康宮,風儀殿。帝王親來,一來便向母后問安。
高太后這會兒很歡喜,招呼帝王坐于近前。她笑道:“天子來了,哀家歡喜。今個,天子不如留在壽康宮用晚膳如何?”
“哀家招來濟仁、濟成一道用膳。他們兄弟二人也是念著天子。小郎嘛,總盼著多見一見皇父?!痹诟咛蟮淖炖铮首永顫屎退幕首永顫啥?,這是夸了又夸。
聽著母后嘮叨,李子徹偶爾附合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