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九卿粗略估計,通過這次后宮整改,每年至少可以比從前節(jié)省一半的支出。
本以為是好事一儲,結(jié)果沒過幾天,朝中便有幾個大臣針對此事提出抗議。
認為皇后的舉動過于小氣,被驅(qū)逐的那些宮女們個個容貌姣好,身材婀娜。
等于是皇宮里一道道亮麗的風景線。
陛下大婚當日,曾向天下宣布不會納旁人為妃。
鳳九卿獨得圣寵本該知足,卻在嫉妒心的催使下將那么多妙齡女子全部趕走。
簡直有違綱紀,有悖倫常。
要知道,皇宮代表了朝廷的顏面。
每年特定的時節(jié),都會有外國使臣前來拜訪。
進了宮,看到貌丑的宮女端茶倒水,回國后到處傳揚黑闕水土不好,養(yǎng)育不出漂亮女娃。
到時難免會給朝廷留下一道惡名。
另外,黑闕財力向來富足,養(yǎng)幾個宮女能花幾兩銀子。
皇后以節(jié)省支出為由將人趕走,不知情的,還以為國庫空虛,要亡國了呢。
總之,對此事不滿的大臣們在早朝結(jié)束時與陛下理論。
希望陛下收回成命,就算不將已經(jīng)離開的宮女們重新召回。
也要向民間重新采選,挑些容貌過得去的少女進宮當差。
鳳九卿聽說陛下在議政殿被大臣們拿遣散宮女一事刁難時,被那番歪理氣笑。
先不說她遣散宮女的初衷是不是因為嫉妒。
就算是,那些人的眼睛都瞎了嗎。
被留下來的,年紀都在十六、七歲,個個貌美如花,氣質(zhì)清甜。
比已經(jīng)出宮的可養(yǎng)眼太多了。
而且,稍微長眼睛的人都看得出來,被遣出宮的宮女多數(shù)容貌都很普通。。
只有少數(shù)幾個稱得上漂亮,眼下留在宮里當差的,容貌氣質(zhì)可一點不比她們遜色。
大臣們無中生有,偏要借用此事給鳳九卿扣一頂嫉妒的帽子。
換做從前,她懶得理會,這一次,卻要當面跟他們理論一番。
趁早朝還沒正式結(jié)束,鳳九卿帶著跟屁蟲爾白來到議政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