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她蹲在樹下,思考人生這個復雜而宏大的課題。高珂只是告訴她,去讀書,去學英語,她會在書中找到自己想要走的路。
她確實也這么做了,她讀得比誰都用功,高中之前,她都是班里成績最好的那一個。
在這個過程中,她的確找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
當初早秋帶她進了城,她順理成章被安排進新的小學。走進一個新的城市很容易,只需要一張車票。但融進一個新的環(huán)境,不止一張車票那么簡單。
彼時,她渾身上下散發(fā)著與環(huán)境,與周圍人格格不入的氣息,這種氣息過分濃郁,沒人敢靠近她,她去哪兒都是一個人。
三年級的一堂作文課,題目是寫自己的理想。大家的理想五花八門,有想當科學家的,有想當畫家的,有想當警察的。輪到成明昭念自己的作文,她站起來面無表情地讀:
“我想成為——我自己?!?/p>
讀完了,成明昭坐下。她的作文題目就是這個標題,正文內(nèi)容也只有這句話。老師呆住了,班里的其余人你看我我看你,小聲議論了起來。
課后,成明昭被請到了辦公室,老師說作文要三百字,問她不懂嗎。成明昭點點頭,說知道。
老師又問她,既然知道,為什么只寫一行字,寫得還——
狗屁不通這個詞差點從嘴里冒出來,老師及時止住了,“為什么要寫成這樣呢,你可以寫,想成為舞蹈家,音樂家有很多可以寫的呀?”
成明昭扯扯嘴角,看上去像在嘲諷。
“這些職位,我沒聽過,也沒見過,它們不是我的理想,我為什么要寫?”
“那你也不能只寫一句話啊。”
老師撥高了音量。
“我為什么要寫這種沒有意義的東西?”
成明昭的音量同樣不小。
“可你之前的作文都有好好寫啊,為什么這次不呢?什么才叫意義呢?”
成明昭不說話了。
老師被她氣得xiong口疼,不懂為什么一個女孩子會這樣魯莽沒有教養(yǎng)。她忽然想起這個孩子是農(nóng)村戶口,家里多半是進城務工的農(nóng)村人,見識不多,于是終于把自己的怒火降下來。
“拿回去,重寫?!?/p>
成明昭拿出自己的本子頭也不回地走出辦公室,她不會重寫的。
讓沒有父親的人寫我的父親,讓沒有母親的人寫我的母親,讓沒有見識的人寫我的理想。
這種作業(yè)像硫酸一樣刺痛了她的自尊,讓她感到周圍的一切是無比的丑惡和得意洋洋。
班里的幾個孩子閃到成明昭面前,怪聲怪調(diào)地模仿她念作文的腔調(diào):“哦呦,我想成為我自己,好了不起哦。”
幾個人邊笑邊在她眼前互相推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