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同天子是一條心,世家名門也不會現在動手,而是另選時機。”
楚昆:“預防唐廷帝室在引蛇出洞?”
雷俊:“大動作不至于有,小動作的話,進不來本派山門祖庭,反而可能在山外附近籌謀,是不是賊喊捉賊都不一定。”
楚昆嘆氣:“多事之秋真叫人頭疼,南荒和江南風波還未平息呢?!?/p>
雖然抱怨,他卻也知道,往往正是因為一波未平,所以才有人趁機興風作浪,新一波又起。
真要是大家都養(yǎng)精蓄銳嚴陣以待,反而少有人輕易動作。
于是結果往往就是不動則已,動則如霹靂連環(huán)。
楚昆人雖謹慎,但終歸還沒有大師兄王歸元那般登峰造極的靜功。
聽得雷俊所言有理,楚昆便也留在山上不再外出游歷,繼續(xù)專心干自己的事。
反正,真要是大禍臨頭,不管在山上還是山外,他都還有別的凈土可以避難……
雷俊同樣安心于自身修行,不因外事而心生波瀾。
約摸半個月后,大唐太子張徽,正式登上龍虎山。
太子出京游歷,事情本身已經非常高調。
不過一行人路上總體而言,算得上輕車簡從,人員有限。
當然,出于安全方面考量,其中也有夠分量的高手同行。
上官寧親自出迎自不必多言,張徽上一站蜀山派,專門有上三天的道門長老,一路護送太子一行人到龍虎山附近,跟上官寧照過面后,方才返回蜀山。
隊伍當中,亦有唐廷帝室高手同行。
“雷道長,久仰大名?!币粋€身著華服的儒雅中年男子,同雷俊見禮。
雷俊打個道家稽首:“王爺實在太客氣了?!?/p>
對方乃帝室中人,名張穆,世襲潯安王,乃是修行儒家之道的七重天境界大儒。
這些年來,唐廷帝室陸續(xù)安排年齡相近的伴讀,隨太子張徽一同學習和修行。
當中便有潯安王張穆的幼子張子燁。
除張子燁之外,人員組成,耐人尋味。
有青州葉族的人,還有上官一族的人。
都不用去看太子六傅如何安排,光看一個小小的太子伴讀班子組成,就知道大唐東宮有多么……好了。
倒是太子張徽本人,看上去風光霽月,清朗俊雅,待人隨和,文采飛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