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瑤衣?!崩镩g傳來詹鐸的聲音。
袁瑤衣才將推開棉簾,外頭的冷風(fēng)卷了進來,吹拂著她的頭發(fā)。
“嗯。”她應(yīng)了聲,回頭往東間看去,只看著晃動的珠簾。
“你若需要書,去書房找便可?!闭茶I的聲音傳出來。
“知道了。”袁瑤衣回道。
沒再得到里面人的回應(yīng),她掀開門簾走了出去。
。
翌日,天氣仍舊陰冷。
因為要去家塾,連嬸早早就開始準(zhǔn)備。
袁瑤衣現(xiàn)在已經(jīng)想通,在周家,她只能聽從安排。家塾一定是得去的,好在不過一個時辰而已,要說多學(xué)幾個字也不錯。
她喜歡把事情往好處想。
差不多準(zhǔn)備出門的時候,一個婢子來了虹宇院,手里捧著個盒子,說是她家姑娘周巧月讓送來的。
袁瑤衣接過盒子,一陣香氣鉆進鼻息,憶起昨日在六角亭,周巧月說要送她些香料。
她道了聲謝,遂交給一旁的連嬸。
這件事沒耽誤太久,她便和連嬸一起出了虹宇院,去周家的家塾。
“我提前幫娘子問好了,你的桌子在后頭靠墻的地方,安靜?!边B嬸說著,一邊指著前路說快到了。
袁瑤衣只說好,面上始終淺淺的笑,明朗且恬靜。
看似是簡單的去學(xué)塾,但并沒有表面上那么簡單。連嬸見多了周家的事,不免也提醒兩句,說著周家每個姑娘的脾性。
袁瑤衣點頭,以她目前身不由己的狀況來看,一些人或者事的確該躲避著些。
兩人邊說邊往前走。
在走出游廊的時候,看到前面站這個女子,瞧穿著,便知是在周家做事的婢子。
“瑤衣?!?/p>
那女子看見袁瑤衣出現(xiàn),開口喚了聲。
袁瑤衣身形一頓,看著幾步外的人:“阿素?”
阿素是周家前院兒勞作的婢子,亦是她的好友。可以說,會惹上詹鐸,便是因為阿素。
周老太爺壽辰當(dāng)日,恰巧她來給阿素送藥。許久未見,加之天色已晚,阿素硬留下她,又一起喝了主家賞的酒。那晚,阿素夜里當(dāng)值,袁瑤衣不知道自己是不是酒醉走錯了屋子
“知道你會去學(xué)塾,我就在這兒等你,”阿素走上前來,上下打量袁瑤衣,“你沒事吧?這些日子我想看你,可是進不去,又怕給你惹麻煩?!?/p>
說著,竟是紅了一雙眼,面上滿滿的愧疚。
袁瑤衣扯了扯嘴角:“我沒事。”
有些事情該當(dāng)著發(fā)生,并不是阿素的錯。換言之,她若是不留下來、不喝酒、不走錯屋子呢?
連嬸瞅了瞅兩人,說去前面等,留給兩個姑娘單獨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