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老朱家:確實,那個時候士大夫的地位真的很高,和皇帝共治天下呢?!?/p>
【我老朱家:但是他們的文官真的也太多了】
【他們不僅文官多,其實兵也挺多的,當然,兵多不代表軍事實力就強了,宋朝的兵大都是冗兵,而且還在不停的增長。宋太祖時期軍隊有12萬人,到了太宗時期漲到18萬人。這時的數(shù)量倒是不算多,到了真宗時期漲到40萬人,結果到仁宗時期直接漲到了80萬人。】
【我老朱家:怎么要那么軍隊】
【達令噠噠噠:就是啊,如果說之前十幾萬人就夠用,為什么后面會漲那么多】
【主要是戍邊需求。一般來說軍隊是分為步兵和騎兵的,騎兵的重要性你們也都知道,可是這是要戰(zhàn)馬的。宋朝沒有河西走廊和燕云十六州,就導致他們沒有大型馬場,馬匹跟不上,騎兵數(shù)量當然也就跟不上。】
【有人總說宋朝為什么總喜歡養(yǎng)步兵,不喜歡養(yǎng)騎兵。不是他們不想要騎兵,而是他們根本組織不起來?!?/p>
【沒有足夠的騎兵戍邊,他們就只能依靠大量步兵來戍邊,士兵數(shù)量也就不斷的上漲?!?/p>
【秦王繞柱:然而宋朝又沒有一個ur霍去病幫他們把河西走廊給打下來】
【不上朝的酒中仙:宋朝防武將跟防賊似的,就算有個能力還行的,也會被削弱?!?/p>
【我老朱家:沒法子,誰讓趙匡胤自己是靠陳橋兵變建立的宋朝呢】
看到這個彈幕,趙匡胤眼皮子忍不住一跳。
【當然,這個屬于是正規(guī)軍隊,戰(zhàn)斗力是沒什么問題的,可是宋朝還有一套招募政策,就是我們耳熟能詳?shù)恼邪?,還記得《水滸傳》里的宋江嗎】
【招安是啥宋朝對付造反的方法,除了打,就是招安,讓這些造反的人加入軍隊。雖然是給朝廷干活,但朝廷供吃供住還給錢,給的還不少,誰會不愿意,就讓他們以最小的損失解決了造反的問題?!?/p>
【一有人造反就招安,一有人造反就招安,你們猜會不會有過不下去的人為了混口飯吃選擇造反】
【我老朱家:嘿,還真是條出路啊~】
【秦王繞柱:打開了新的思路呢!】
【不上朝的酒中仙:就是很傷錢啊】
【是的,很傷錢。這樣一來,宋朝的軍隊越來越多,軍隊的質量也直線下降。人一多,士兵的待遇又還給的高,財政的負擔可不就是更大了嗎】
【除了冗兵,冗官也是一大支出,宋朝用了唐朝的改革的科舉制,每年選拔錄用的進士就有幾百人,到了真宗年間,人數(shù)直接達到了350人?!?/p>
【你們能像想一個國家的官員,拿著豐厚俸祿,但是大都沒事干嗎宋朝就出現(xiàn)了,許多官員雖然有崗位,但是沒有工作,萬歷年間的官員看到都得羨慕哭了吧】
【我老朱家:光拿錢不辦事,這種崗位我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