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繞柱:身價和藝術(shù)性都被蓋沒了還榮幸呢,它們明明是倒了大霉了!】
【暴龍寶寶準(zhǔn)備戰(zhàn)斗:雍正也是苦逼,矜矜業(yè)業(yè)累死累活的當(dāng)皇帝,結(jié)果因為傳位給弘歷被罵了那么久】
【代打劉師傅:冒泡,阿苒今天怎么這么早直播,我才剛醒呢你們在說那個審美奇葩,還喜歡蓋章的乾隆啊今天說清朝嗎】
他又多了一個審美奇葩的標(biāo)簽
乾隆什么時候被人這么忤逆過,向來他都是說一不二,那群大臣也不敢這么對他說話,如今卻被后世一些普通人評頭論足,讓他氣憤非常。
他本以為要么不會說到他,要是說到他應(yīng)該也會以夸贊為多,沒想到這么多吐槽。
雍正:
他倒是知道自己會被罵,畢竟他動了那么多人的利益,沒想到,他的確被罵了,卻是因為他傳位給弘歷
但是想到后世之人說的喪國辱權(quán)、割地賠款弘歷也出了一份力,也就不覺得奇怪了。
他甚至有換個儲君的想法。
【這些書到底是是不是真的對統(tǒng)治者不利還不好說,畢竟大興文字獄的時候,連一把心腸論濁清這種詩句也要定罪,理由是為什么要把濁字放在清朝的清字前面。里面有多少類似的書籍可能會因為這樣那樣古怪的原因被銷毀也不得而知?!?/p>
【當(dāng)時被送到清朝廷的書籍有很多孤本,就這樣被銷毀了,我們連找都無從找起?!?/p>
【銷毀書籍是一方面,沒有銷毀的那部分書籍也難逃被□□的命運(yùn)。很多幸存的書籍內(nèi)容被篡改,如果不是我們一部分書籍文化流傳到了海外,我們在收集到進(jìn)行對比之后更正,可能都不知道那些地方被改了。而更多我們沒辦法找到原版書籍的,哪里被修改了,修改之前到底是什么內(nèi)容,也不得而知?!?/p>
【不上朝的酒中仙:每次看到自家文化被毀,就特別心痛項羽火燒咸陽宮是,圓明園被搶也是,《四庫全書》的出現(xiàn)更是!】
【暴龍寶寶準(zhǔn)備戰(zhàn)斗:誰不是呢,心梗到不行。】
現(xiàn)代人心梗,那些書籍的擁有者心更梗,那些書籍,好些是珍本、孤本呢,是他們家族傳承下來的寶藏,結(jié)果就這么被焚毀了,他們才是心最痛的那個!
而且一想到,還有數(shù)以萬計的書籍被這樣摧毀,他們的心就像是在滴血一樣。
唯一不覺得心痛的大概就是乾隆了,畢竟是他下令這么做的。
他所作不過是為了維護(hù)清廷的統(tǒng)治地位,他不覺得有什么錯,為了維護(hù)社會的穩(wěn)定,有些東西必然會被犧牲。而且書籍文化這種東西,以后還會有更多,倒也不必太過惋惜。
【不過對乾隆和清朝政府而言,這就是一種維護(hù)統(tǒng)治的方法而已。只是對于熱愛文化的人來說,這就是過不去的意難平了。】
看阿苒說完了清朝的事,李世民忍不住說。
【李世民:說說朕,為何說朕晚年昏庸】
阿苒尷尬的抓抓臉,然后才慢悠悠的說:【唐太宗李世民,咱們稱贊他時甚至用上過天可汗這個稱呼,他可以說是明君中的楷模,皇帝里的明星。唐朝之后每個朝代都有眾多他的粉絲,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都曾經(jīng)這樣評價過他:唯唐太宗皇帝,英姿蓋世,武定四方,貞觀之治,式昭文德?!?/p>
【為什么他粉絲那么多】
【一般評價皇帝的人基本上屬于兩類人,偏好仁德的,和偏好武功的。李世民厲害就厲害在,他文治武功在皇帝當(dāng)中都算得上是頂尖。這樣以來,不管是喜歡仁德皇帝的,還是喜歡武治的就都會喜歡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