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氣不打一處來。
【劉徹:匈奴也就算了,挹婁也打不過!】
【愛新覺羅努爾哈赤:】什么叫做挹婁也打不過!
【愛新覺羅皇太極:明朝不是漢朝,大清也不是挹婁,不同時代,不同局勢,沒有可比性】
這正是劉徹難以接受的地方,畢竟在他眼中,挹婁也不過是個小地方。更何況大漢在他的主持下打跑了匈奴,他理所當然的認為,只要是漢人都能打跑匈奴。
他聽了這么多朝代的歷史,能理解明朝末期的必然衰亡,卻無法接受中原被外族統(tǒng)治,這才促使他說出那樣一句話。
【元朝自忽必烈改國號為元之后,只存在了短短98年,原因還蠻多的。】
忽必烈愣住。
【孛兒只斤忽必烈:為什么這么短】
【秦王繞噎埖柱:嗐,統(tǒng)治階級不干人事亡得可不就快了嗎】
【我老朱家:阿苒要講元朝嗎】
【不打算細講,咱們隨便聊聊就行了,就聊聊元朝為什么會滅亡的那么快吧,還有那些喜歡密宗,喜歡雙修的元朝皇帝們?!?/p>
【我老朱家:密宗!】
【秦王繞柱:雙修!】
【達令噠噠噠:哎嘿,豎起耳朵[滑稽]】
【咱們通常說元朝滅亡的原因和他們?nèi)谌霛h文化緩慢有關(guān),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民族政策。但其實不止是這一點,我們后面再說,先簡單說一下民族政策?!?/p>
【蒙古帝國的確很強,人家直接打到了歐洲,所以元朝建立之后,直接造就了中國歷史上的最大版圖?!?/p>
【但是吧能打和能統(tǒng)治一個帝國是不一樣的,尤其統(tǒng)治的還是人口更多的,和他們文化完全不一樣的中原。所以他們就面臨一個問題,是按照蒙古的統(tǒng)治方法統(tǒng)治,還是按照漢人儒家的方法統(tǒng)治】
【蒙古貴族當然想要用蒙古原本的統(tǒng)治方法,這對他們來說更有利,但是這不利于統(tǒng)治中原地區(qū),而他們又實力強悍,跟他們來硬的,就算你是皇帝也得死?!?/p>
【當時整個國家的資源分配非常不均,其中一半還多的資源被蒙古貴族搜刮走,剩下不到一半的部分又被色目人拿走,再剩下的又要被本土貴族搜刮大半,剩下的才會漏到普通人手里,這部分可能也就5左右?!?/p>
【當然,歷朝歷代比這個更過分也有,人家也沒咋樣,但問題就在于,沒能有完整的官僚體系來實現(xiàn)這個資源分配,中間就會存在有人中飽私囊的情況,最后的資源給不到普通人?!?/p>
【達令噠噠噠:色目人是歐洲人嗎】
【挪威的魚:不完全是吧,應(yīng)該還有西域人】
【色目人一般來自中亞西亞還有東歐,反正除了漢人和蒙古人,在元朝的其他種族的人基本上都稱之為色目人?!?/p>
【元朝時,人是被分了等級的,蒙古人為一等人,色目人為二等,北方漢人是三等,四川以南的是四等。當然他們并沒有明確的這么定義,但是行事上是按照這個來的。他們寧愿用色目人當官,也不愿意給漢人權(quán)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