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仲因低著頭,小聲道:“杜姑娘的心思也不在太醫(yī)院吧?”
杜宣緣頷首,暗道:看來小陳太醫(yī)沉默的時候也并非是在走神,自己可不能因為他的存在感低而掉以輕心啊。
不過這人嘴上還笑嘻嘻地夸贊在心里忖度著要提防的人:“聰明!只是暫且無處可去,才選擇在太醫(yī)院站穩(wěn)腳跟罷了?!?/p>
陳仲因聽罷,心中雖有些不是滋味,可也明白人各有志,遂默然不語。
這時杜宣緣突然撐著下頜向他問道:“既然你對張院副頗為推崇,他又出爾反爾在先,不如請他為你取字吧?想來他應當不會拒絕?!?/p>
禮記有云:男子二十冠而字。
冠禮取字,可謂是大成朝讀書習字的少年們人生中頭一件重要大事。
陳仲因猶豫道:“距我及冠尚有兩年之久,為何要在此時取字?”
杜宣緣睨他一眼,笑道:“還惦記著陳家為你取字、辦冠禮不成?”
陳仲因一噎——看樣子是叫杜宣緣猜對了。
即便是被父母逐出家門,可自幼長大的地方又豈是可以輕易割舍的?宗族家史冠于前,父母期盼綴以后,每每有人喚他的名字,無不在提醒他自己的來處。
杜宣緣似乎總能精準抓住他言辭背后的小心思。
“這也沒什么,把你逐出家門是因為你不聽話?!倍判壍?,“等你做大官、掙大錢了,他們自然也會上趕著將你八抬大轎迎回祖宗宗祠,只要官夠大、錢夠多,別說區(qū)區(qū)一個成人禮,就是把族長的位置讓給你又有何不可?”
她用輕描淡寫的口吻說著在他人看來近乎是天方夜譚的妄言。
然核心不過是在對陳仲因說:你所謂的家人會因為“利”拋棄你,自然也會因為“利”簇擁著你,這樣的“親情”實在可笑。
一記暴擊打得陳仲因更加辛酸。
他覺得杜宣緣此人,就是專生來刻薄他的,遂破罐子破摔道:“隨你,若有令長輩位高者愿為你取字的,也不必問過我。”
陳仲因只是被爹娘趕出家門,又不是犯了什么滔天大錯被家族除名,少有人會樂意行越俎代庖之事,越過陳家替一個尚未及冠的郎君取字。
可杜宣緣提這件事,無非是想試探陳家在陳仲因心中的地位,她可沒想過叫那“貪生怕死”的張老頭來取字。
到底是她身體的主人啊,行事時總要顧及著些他的想法,若是搞得魚死網(wǎng)破可太不劃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