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蘭性德離開以后,
胤礽嚴(yán)肅著小臉,拿出了自己的日記本。
【大朋友寫日記,是有了新的感悟嗎?】
胤礽:沒錯,
孤又學(xué)會了!
他在自己的日記本上寫道:容若年輕有才華,
從他的身上,孤學(xué)會了一個道理。如果想要讓一個人辦事,
首先要明白那個人需要什么,比如周大人,他就想要再次為汗阿瑪出謀劃策,得到汗阿瑪?shù)闹赜茫?/p>
重現(xiàn)當(dāng)年那一段謀士與君主之間的情誼。
至于容若是為了什么幫孤做事,當(dāng)然是因為我兩關(guān)系好啦!
納蘭性德善于詩文,
筆墨造詣深厚,只是他說話喜歡留三分余地,委婉開口。好在周培公是個聰明人,聽聞他帶來的消息,
立即就想到了其中可以做的文章。行家一出手,立即就知有沒有,
周培公辦事效率極快,
又應(yīng)納蘭性德之言,
將此事的推薦人定為納蘭明珠。
周培公以為這是納蘭明珠父子二人想要在皇上面前表現(xiàn),
這才來鼓動的他,
而他確實也接受了這橄欖枝,因為這對他有好處,
并且沒有損失。
至于欠納蘭性德的人情,正巧在舉薦納蘭明珠時還清了。
一生沉浮于官場的周培公心中明鏡似的,與納蘭性德達(dá)成了共識,
并借著納蘭性德提供的消息,為康熙寫了一份關(guān)于聯(lián)合其他被北蠻奴役民族的上奏。
歸途緩慢前行,路呢都是大道路,來的時候看過了,就沒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