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聽著聽著,
笑容輕僵,越聽越不對勁。
“保成是對我大清的國力有何誤解?大清并不積貧積弱,相反,
如今的大清比古往今來的任何朝代都要繁榮。即便是周邊國家,
那也都是要朝貢大清的附屬國,如今的大清有普及的土豆、玉米、番薯,
再也沒有百姓會因為糧食不足而餓死于荒野。大清的軍隊尤其強大,身經(jīng)百戰(zhàn),更有炮兵,騎兵,
槍兵,朕此前帶你所乘坐的大船,
擁有連藩外遠(yuǎn)洋來的傳教士都覺得驚嘆的技術(shù)?!?/p>
康熙打斷了胤礽說的話,他也想要做一個耐心的好父親,奈何若不將他打斷,他滔滔不絕,
恐怕會叨叨到明天早上。
“誠然,在朝政上仍有內(nèi)憂與外患,
可那些每朝每代都會有的問題,
有朕與朝臣們解決。朕帶你接觸這些,
是為了讓你能夠居安思危,
懂得上進(jìn)。如今看來是適得其反,
反而將你給嚇唬住了?”
胤礽反問道:“可是大清海禁了許久,都不與人交流,
不交流如何進(jìn)步?”
“大清設(shè)海禁是什么原因,你參政這么久應(yīng)該也知道了,”康熙道:“設(shè)海禁,
于大清而言損失最小,回報最大?!?/p>
“可是,沙皇俄國屢次侵?jǐn)_大清國土,他們占走了尼布楚,又從尼布楚貪婪地東進(jìn),占走了雅克薩城,接著又度過龍興江,他們不懼怕大清?!?/p>
“所以這一次要給他們威懾?!?/p>
“你不能總是看到憂慮的一面,你也要看看大清的強大之處,這些強大之處足以將憂患給抹平,只是需要人去做,需要時間罷了。朕這次東巡帶你來開眼界,參與圍獵,乘坐戰(zhàn)船,考察沿途治下,你也都看見了?!?/p>
帝王說話時,還挺有自豪感,自十四歲親政至今十五載,日夜勤奮不綴治理這大清江山,如今大清的情況可比十五年前好太多了。
胤礽將日記本放在自己腿上,聽康熙回憶往昔,一點一點地梳理自己親政以來遇上的種種困難,他又是如何解決困難的。有對比才有傷害,原來十五年前汗阿瑪過的比現(xiàn)在還要慘。
“汗阿瑪,戶部的錢還夠嗎?修路是不是需要許多錢?”
康熙卡了殼,無奈道:“國庫之財當(dāng)然是夠的,戰(zhàn)事最為耗財,如今朕既然下達(dá)決定要與沙皇俄國交戰(zhàn),那就不會在準(zhǔn)備上出缺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