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人,此事若能做成,是否能令百姓對大清更信任?也讓他們更加安定?有了保障,若能做出信譽(yù),得到惠處的人會心懷感激嗎?若家中有老少而壯年男子前去參軍,能不能又另外幫扶呢?”
沒有康熙堵住胤礽的小嘴,那張發(fā)散思維的小叭叭叭地對著王熙連環(huán)攻擊,每提到一個問題,都令這位老臣也跟著他的思維進(jìn)行思索。
王熙:可行不可行?
章程幾何,考慮不周如何完善,胤礽全都沒說,他就發(fā)散思維來了個十萬個為什么,將王熙說得手指微微發(fā)顫。
“殿下,此事……”或許可行,益處良多。
王熙還沒說出口這話,胤礽就愧疚地對王熙道:“孤的提問太多了,王大人都來不及回答,是孤太過無知?!?/p>
“不,殿下問出了臣從未想過的事情,”王熙鄭重道:“臣以為,此事可行,但需從長計議,反復(fù)草擬?!?/p>
胤礽眨眨眼,欲言又止:“王大人,孤只是有這個疑惑,并沒有真的想要推行下去?!?/p>
“不!殿下所思深遠(yuǎn),若推廣此事,當(dāng)真是利國利民的大事,臣認(rèn)為此事應(yīng)當(dāng)上奏皇上!”王熙激動道。
之前不知道還可以,現(xiàn)在有了新的思路,卻不將這樣好的一個體系擬定出來,這讓自幼長于名儒之家,對圣人所言大同之世,“幼有所養(yǎng),老有所依”充滿憧憬的王熙如何能忍得?。?/p>
“可是孤才學(xué)疏淺,所思所想都不全面,恐怕寫不出能夠說服汗阿瑪?shù)淖嗾?,天下那么大,讓天下人能老有所養(yǎng),比推行朝臣退休制度難多了,孤心向往之,卻自愧無能為力?!?/p>
王熙自覺得挺起了xiong膛,微笑道:“此事豈能煩擾太子殿下?皇上讓殿下隨臣來內(nèi)閣是為了學(xué)習(xí),而非如今就想令您能夠?qū)W會治理天下。殿下,您若信任老臣,不如就由老臣來上書皇上,完善大清‘老有所養(yǎng)’之法如何?”
胤礽看王熙的目光就像是在看大寶貝,這是哪里冒出來的白胡子老爺爺,不僅睿智,還會主動攬活干!
與王熙達(dá)成默契以后,胤礽心滿意足,心知此事是交出去了,于是不再煩惱,待申時一到,就屁顛顛地回去找康熙,沒心沒肺地很快就忘記了自己連番提問王熙之事。
徒留下王熙一人,思索良多,絞盡腦汁,回去后召集門生,徹夜詳談,整整通宵一夜,才趕出一份尚且能交給帝王過目的詳盡奏書來。
胤礽回歸后,康熙問他:“感覺如何?”
胤礽樂道:“王大人很照顧兒臣,其他大人們都是頂頂聰明的人?!?/p>
“內(nèi)閣之制,過于完美,即使沒有帝王決斷,亦能完成朝中大事,只是大學(xué)士們聰穎,懂得難得糊涂,拿捏分寸,讓朕來做最關(guān)鍵的決斷。”
康熙神色莫測,似是而非地說著可令聽者毛骨悚然的敏感話語。
“這不是挺好的嗎?”胤礽沒心沒肺道:“有人為汗阿瑪分憂,為您干活,多好?。∧恍枰獎觿幼?,大臣們都將事情給完成了,這樣的大臣才十幾人實在太少了,國家大事那么多應(yīng)該來個幾十上百個這樣的能人,汗阿瑪銳意進(jìn)取,勤政愛民,您想要施展拳腳的地方一定許多,到時候再也不用愁沒人可用了。”
康熙語塞片刻,無奈道:“保成還太小,是沒有看到不好的一面,這才這樣說?!?/p>
“兒臣看到了,但是比起官員之間互相推諉指責(zé)、不干實事,愿意搶活干的官都是寶??!”胤礽還補(bǔ)充了一句:“王大人就是寶貝?!?/p>
康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