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擰了擰眉,一瞅胤礽那反應,嘴角猛地抽了兩下。
帝王輕咳了一聲,瞥了一眼胤礽。
小太子頓時收起了那份好奇,正襟危坐。
宴席以后,康熙就拎走胤礽回毓慶宮,邊走邊警告他:“姚啟圣可不是沙澄這樣好‘欺負’的‘老臣’,此人智多近妖,絕不是你能輕易接近的?!?/p>
說著,康熙開始細數(shù)起了姚啟圣的“豐功偉績”。
先帝年間他剛開始做官,一做官就把之前得罪他的豪紳砍了。
后來懂了點做人的道理,也可能是被現(xiàn)實毒打了一頓醒悟了,又一言不和棄官回了家。
屢次立有功勞,又升遷回來,結(jié)果仗著自己職務之便,在禁海之時,偷偷在自己的治下開海禁,那時候為了抵御鄭成功的攻打,大清強令沿海百姓內(nèi)遷,也就是所謂的“遷界令”。
朝廷下令不允許百姓回鄉(xiāng),姚啟圣卻允許治下的百姓回鄉(xiāng)。
如此種種,這當官當?shù)谋M與朝廷唱反調(diào),要不是他真就智多近妖為帝王立下汗馬功勞,早就人頭落地了。
康熙道:“幾百年來,世之奇人,唯姚啟圣,大清出一個姚啟圣,就跟劉備找到了諸葛亮那么稀罕?!?/p>
可人諸葛亮忠君愛國,事事都為君主分憂,到了姚啟圣這兒,盡瞎折騰搞一些爛攤子給康熙收拾。
盡管嘴上抱怨,胤礽卻從康熙的話語中聽出他對姚啟圣的復雜感情。
這個人他是個奇士,世間少有的那種稀罕人物,過了這個村就沒這個店了。
為此,姚啟圣屢次犯錯,康熙都忍了。
對此,康熙只能評論:“他太過自負!”
胤礽乖乖道:“可是,臺灣平復后汗阿瑪已經(jīng)打算開海禁了,近些時日請奏開海禁的奏折也有許多,可見朝中眾臣也有許多人希望汗阿瑪能夠開海禁的。沿海地區(qū)的百姓生存問題,大清的貿(mào)易關稅都與之相關,這事兒交給姚啟圣做正合適,所以您才會讓他回去繼續(xù)做福建總督,您打算對姚大人委以重任,怎么說出口的話像是將他貶官一樣?!?/p>
康熙回憶了一下自己之前的口吻,心里泛起了嘀咕:“有嗎?”
帝王心虛了一瞬,反駁道:“以姚啟圣的智慧,他懂朕的心思?!?/p>
所以才說,帝王心,海底針,猜來猜去都猜不準。
胤礽想了想姚啟圣拎走時失落的背影,小聲嘀咕:“他懂您的心思,那為什么還要傷心了?”
康熙:???
“姚啟圣會傷心?你當他是和你一樣的年紀嗎?”
康熙嗤笑一聲,都是沉浮官場多年的老臣了,心早不知鍛煉成了磐石多久,誰都會傷心,就姚啟圣那膽大包天的老臣不會傷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