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nèi)閣行事之高效率,可在一天之內(nèi)達成帝王諸多政要安排,如今將人聚集起專搞退休養(yǎng)老制度,到了胤礽眼里就成了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短短半個時辰就將章程草擬有模有樣,他一會兒看看這個發(fā)言,一會兒看看那個發(fā)言,自己則不發(fā)一言而自得其樂。
王熙也照顧到胤礽,詢問:“太子殿下可有什么想法?”
眾人紛紛看向了胤礽,只見小太子端正坐著,正兩眼亮晶晶地望著他們。
這里的每一個人,都閃閃發(fā)光耶!
小美深沉地贊美道:【內(nèi)閣又名“大清社畜工作中心”】
“眾位大人所思全面,孤暫時沒有什么想法?!?/p>
他們也不覺得胤礽能夠說出什么,而是待高效完成章程草擬后,將章程呈上來交由王熙總覽,而后交給胤礽過目。
王熙告訴胤礽:“此為初草方案,殿下可在其上更改,而后臣子將出程,所有人都很滿意,一致通過以后,則會在次日早朝由人上奏給帝王,念讀內(nèi)容,而后道“臣擬旨……欽此?!?/p>
皇上再說準還是不準,準了,這事兒就推行下各部執(zhí)行。
胤礽喜歡思考與提問,他的發(fā)散思維,往往想得更加深遠。
待眾人散去做其他事務,索額圖想要靠近,卻礙于王熙橫在其中,不可與太子殿下在此顯得太過親昵,于是放棄。
而王熙問胤礽:“臣見太子殿下深思良久,不知殿下可疑慮?”
胤礽看看其他人,又看看他,謙虛地小聲問王熙:“王大人朝官推行退休制度都需要考慮這樣全面,那士、農(nóng)、工、商中的‘士’退休問題解決,農(nóng)、工、商人的退休問題呢?圣人曰‘幼有所養(yǎng),老有所依’,大清可能做到令天下人亦老有所養(yǎng)?”
王熙驚訝極了:“殿下還想要將此舉推行至整個天下?”
胤礽搖了搖頭:“恐怕會有諸多困難,孤只是想到了,于是來問大人心中疑惑?!?/p>
王熙沉吟片刻,解答道:“天下人的退休制度想要實行確實很難,因為那其中付出的銀錢,會成為國家開支的大項,而士、農(nóng)、工、商,人數(shù)眾多,職務不同,難以下達規(guī)定。”
“不過,朝堂亦有對老幼鰥寡的扶助服務,救濟賑災,養(yǎng)幼撫老甚至是地方官們政績的一個體現(xiàn),有不少能臣都在治下興義學,置辦育嬰堂、儒寡會等等?!?/p>
胤礽又問:“若以其所納之稅來計數(shù)呢?”
“稅收不可妄動,此與前者并無聯(lián)系,”王熙嚴肅道。
胤礽問王熙:“并非是稅收,而是納入養(yǎng)老、醫(yī)療金,積少成多,待繳納一定年限,到了養(yǎng)老年紀即可享有養(yǎng)老幫扶之策。取年輕人所納之錢糧以濟養(yǎng)老,而年輕人終有老的一天,如此推行,可能達成令大清百姓老有所養(yǎng)?”
太子好奇的十萬個為什么,猶如醍醐灌頂,直擊王熙心頭,眼前本不可通行的道路豁然開朗,而王熙仍想掙扎:“不可再增多百姓負擔,且此法若推行,恐怕不能夠令人信服?!?/p>
胤礽還好有小美,盡管絞盡腦汁,思維發(fā)散時卻有個方向,他再追問王熙:“也許可以從最便于管理的‘士’先入手,為國做事之士如官吏、國子監(jiān)先生等進行推行,增加政令可信之處,又有朝廷做主推行,令農(nóng)、工、商自愿繳納,并不強迫,也許長此以往可潛移默化達到老有所養(yǎng)的目標?”
“此法若能推行,對國庫的負擔似乎并沒有想象中那么重,因為是用百姓之錢財養(yǎng)百姓,唯獨在醫(yī)療這一塊,需要國家投入錢財與培養(yǎng)大夫,可孤聽說地方官也有興建醫(yī)館的舉措來惠民,這些若是由朝廷來牽頭,也許能發(fā)展成一件龐大又利國利民的大事呢?”
王熙怔了怔,給胤礽暢想的未來弄得心頭直跳。
“王大人,此事若能做成,是否能令百姓對大清更信任?也讓他們更加安定?有了保障,若能做出信譽,得到惠處的人會心懷感激嗎?若家中有老少而壯年男子前去參軍,能不能又另外幫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