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礽興奮勁上來,催促著恭親王帶他再往里面走一走,從客棧逛到酒樓,從成衣店逛到中藥店,這兒還有人賣小兔子,二十五文一只。
這一路逛過來,給兄弟們買的民間玩具倒是買了不少,唯獨送給妃母們的東西,胤礽猶豫再三,想不出該送什么好。
走在外面的時候,胤礽會嫩嫩地喊恭親王叔叔:“叔叔,那個是什么呀?”
恭親王一瞧,見他指著沿街小攤上的一疊堆起來的紙牌問,解釋道:“此為民間流行的馬吊牌。”
馬吊牌是前明時就流傳至今的,最開始上面是《水滸傳》之中的人物,后來因為《水滸傳》宣揚的反叛思想被列為□□,馬吊牌之中的花色也逐漸改為了其他的替代,比如花鳥、魚兔這些,宮中也有馬吊牌,不過是碧綠色玉牌所做,并非是這樣一看就很廉價的紙牌。
胤礽偶爾也會預(yù)見惠嬪娘娘與榮嬪娘娘召宮人們陪伴她們玩馬吊,不過那排面就這點花色,玩多了也沒意思。
胤礽失望道:“如果送她們這些,那太沒新意了,也就起不到解悶的作用了?!?/p>
“送馬吊?”恭親王哈哈笑了起來,他蹲下身對胤礽悄悄道:“內(nèi)務(wù)府有供應(yīng)后……玩樂的營造司,若想要馬吊,營造司就能打造了,又何必來民間買呢?民間的材質(zhì)可不好,用不了多久就壞了。侄兒想要送小玩意,不如送竹子編的擺件,干草做的蚱蜢?”
“叔,她們不是小孩子,不會喜歡這些的,”胤礽仍然在糾結(jié)。
恭親王啞然失笑,有些手癢地想摸一摸胤礽的腦袋,最終礙于“太子得天所授”,改將寬闊的手掌撫上了曹珍的腦袋揉了揉。
曹珍扭過頭來,一臉茫然。
胤礽一拍腦袋:“有了!要送……里沒有的,那就咱們自己請人打造一副獨一無二的馬吊,玩的規(guī)則再新穎一些,……她們就會高興了!”
他牢記恭親王的告誡,走在外面不能將皇宮、娘娘這些詞兒掛在嘴邊,于是每一次提到娘娘們,大多含糊帶過。
送宮里沒有的?
恭親王納悶了:“難不成,……連怎么玩樂都教導(dǎo)你了?”
胤礽迫不及待地想要去往能夠造新馬吊的地方,一邊又戳戳小美,問它:大耳朵圖圖與媽媽打牌,那牌面的樣子孤還記得,從一到老k,還有兩只小丑。
【有哦!紙牌的設(shè)置與規(guī)則小美有詳細的資料?!?/p>
胤礽發(fā)現(xiàn),小美的資料庫里不僅有紙牌,還有麻將呢!
他悄悄在恭親王耳邊說道:“皇叔,侄兒想要將新的牌抄寫下來,讓人打造一副去送給娘娘。”
也許是早就已經(jīng)認(rèn)定了胤礽的與眾不同、得天所授,恭親王竟一點都不感到驚訝,他還以為是仙人又教導(dǎo)了太子殿下這些知識,心里最多腹誹一句:仙人怎么連這等玩樂的東西都教?是否有些過于不正經(jīng)了?
盡管心里腹誹,卻并不妨礙恭親王按照胤礽的意思將“新馬吊牌”與“麻將”這兩件東西派人找到商鋪派工匠定制起來。
麻將之中春夏秋冬、東南西北、梅蘭竹菊都有,還有筒、萬、條,還挺符合時人審美的玩物。
恭親王把玩這新得到的麻將牌,只見那方方正正的小東西外形還挺討喜。
“這‘麻將’怎么玩?”
恭親王是個很有自制力的人,賭坊里那些玩樂的東西,他早就玩過了,并且興致缺缺,任何玩物到了他這里都無法引起他的興趣。
牌九很無聊,馬吊牌和太簡單,那是女人玩的。那什么比大小,猜數(shù)字,是幼稚孩童都能隨便玩的東西。
“皇叔曾經(jīng)走過各家賭坊,見識過各種各樣的玩法,倒是能替殿下鑒賞一下這麻將牌的玩法,”恭親王道,他并不覺得麻將會難到哪里去。
“馬吊牌一共六十章,而這麻將卻有一百四十余,想來這其中變化會更多,”恭親王以指尖磨砂著麻將上的紋理,若有所思。
“侄兒也不知道如何玩,不過能將小美的記錄念給您聽。”